第120章
刘福禄后纳的这两房妾儿别看都是细条条的个儿瘦的一阵风过来都能将她们刮倒,却是在生娃这事上一个赛过一个就像是标着劲儿。三年两头地连续给他添了三男儿女。
而且生出来的娃儿哇哇地叫着蹬着小腿儿欢闹,结结实实的都像他这个狗剩子,当初父亲给他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就是看他那个结实,不像是死去的二房生出来的娃儿都没逃脱短命的厄运,还没活过百天就做了庄西沟里的鬼。
庄上的娃娃常有得婴儿“风”病的,生后数天,日夜不断的哭,然后抽蓄着,直到哭不出,超不过七日就雇些胆大的庄民将娃儿扔到庄的西沟里喂狼。
娃儿一岁后就要栽痘,预防天花病,取患天花的孩子身上的痘痂养成沫儿,加上樟脑吹入鼻中或将痘痂加入奶水,用棉签蘸上塞入鼻中。
刘福禄的五个娃儿齐刷刷的长的跟小牛犊一样都已经过了一岁栽上了痘,这是他最高兴的事,没有那件事比这还上心的。
刘福禄没有计划再续弦,顶多在身体还行的情况下再纳一二房妾儿,虽然他是不相信什么鬼神,但他相信命运,想有个讲究,前二房妻子早早地就走了,也许是命中注定没有发妻的命。
纳妾比续弦简便,来去自由,出了问题顶多是将她们给了别人,让人家讨个活生。他不为别的,他就是注重生儿育女,他觉得儿孙多了才是福气。
师先生还在乡学的时候,他五个儿女先后落地了,开始都叫小名儿,接生婆讲不够一岁不敢起大名儿,就应了人家,图个讲究。头生的叫臭屁,后来挨个儿是丑旦、狗不吃、铁疙瘩、臭屁、豆芽,想起啥就叫个啥,叫的随便。
过了一岁,他就让人家师先生一起给取了名字,丑旦改为保银、狗不吃改为保顺、铁疙瘩改为保翠、臭屁改为保山、豆芽改为保杏。纳妾的时候雇来个老佣刘妈,后来又添置了两个小婢女,专门伺候这五个儿女。
两个女儿保翠、保杏,他可是对她们操了心,关键是给她们缠脚的事,再不敢像保童、保蝉那样,长大了媒人躲着不登门,外人还说是我刘福禄没家教,对女儿任着性子来,他是保长,不想坏了乡俗。
刘妈是个老寡妇,是个缠脚的好手,听说她缠脚时孩子少受罪,四邻八舍遇女儿缠脚之事都来请刘妈帮忙。
有刘妈在,他就心轻了,到了年龄,刘妈就催着说:“该缠得了,年龄大了受罪。”
刘福禄道:“您就看着办,当是您的女儿。”
于是刘妈做主,跟两个小婢女给她们缠脚,开始她们还觉得新鲜,乐意顺从,刘妈准备好针线布头、棉花,让她们坐到椅子上,拉着她们的小脚,先用温水洗净,然后将脚放在膝上,趁着脚还温热,除拇指外,将其余四指向脚底屈下,用布紧紧抱好,再用针线将长布缝上,洒明矾粉让皮肤收敛,缚紧。最后套一双尖头鞋子。
孩子裹脚期间,裹脚着不能有好脸让她们看,若是看到任何一个长辈面善,她们就会哭闹,有时会前功尽弃。
最主要的就是第二个阶段,这是最受罪的时候,大约得半年,是持续阶段。裹着的脚每三天得拆开一次,再用力将四个脚趾往脚心间压,揪心的疼痛,不少家庭的女儿就是过不了这道关,所以才请外人帮忙,因为外人手段很,不在乎孩子的感受。
裹一次还得下地走动,让全身的重量来压脚底下的八根脚趾。使她们更加难受,每天哀哀地叫。刘福禄心疼她们,躲着不见,后悔不该让孩子受这份洋罪。
第三个阶段是将整个脚骨头用力扭折,弯成弓形,时间长了,压在脚下的脚趾就废了。最后一个阶段又是半年时间,就是让脚背高高隆起呈弓形,脚底凹入,就像拱桥那样的形状,这就是最合格的小“弓脚”。即是“三寸金莲”。
脚缠好了,又是一件大事给办了。
没过多久城里人开始革命了,提倡放脚了,不单是不让给女孩子缠脚了,连头上的辫子都得给剪了。
这对刚刚缠了脚的女儿却是一个好消息,她们找到了借口硬是把缠好箍紧的脚又悄悄放开了,家里的妈妈们跟刘妈对她们也毫无办法,关键是刘福禄这个大当家的不理会这件事,若是刘福禄硬着来管教,谁敢悄悄把裹好的脚放了呢。
刘福禄的两个儿子保银、保顺也跟栗永禄的两个儿子一样把头上的辫子都齐亚亚地剪掉了。
他们头上同样是戴着一顶黑色檐帽,前檐是黑皮的,有边,两头镶有两个铜扣,挺新时的。
刘福禄跟栗永禄的思想不一样,他觉得这个辫子甩在脑后就不是一个男人的风格,每天对这个烦恼的东西梳梳洗洗的很误事,做起地里活来还是个累赘,有风的天气那辫子里面尽裹是灰尘。
就像他反对女子缠小脚一样,虽然他说不上个子丑寅卯来,总觉得不是回事情,好好一个女孩子非得受那个罪不可。
不过女子缠小脚也有些家庭不缠的,不缠脚的家庭只不过是让乡邻骂你这个家长没个教养,是个不懂事理的小户下贱人家,不缠脚的女子迟早是个做奴婢的,连做个小妾都不配。
刘福禄不相信这些是什么没教养、不懂事理,主要是缠脚受罪,才有的家庭的女子躲着不缠,家长也没那心思强逼,躲即躲过去了。就像现在他的女儿,上面不让缠了,就放任她们不管了,他刘福禄也是就坡下驴。
男人留辫不一样,留辫不受那个洋罪,想留不剪就留下了,不像女子那样又受罪又误工的,没有个三头五年是成不了一双三寸金莲的。
刘福禄有个预兆,摸摸光溜溜的额头再缕缕后脑勺的辫子,感觉世道真的要变了,他好像感觉心里有一种莫须有的轻松。
他没有问保银、保顺到底来家干什么,但是他看到儿子们都一个个长大了,都是五大三粗的后生,他的心里已经踏实了,他就对他们头上那个已经剪掉的辫子感了兴趣,如果势头没变,那个吃了豹子胆的敢剪掉大清国老祖宗的辫子呢,一定是他们学着哪里的新花样呢。
最主要的是他觉得他们是从游风约回来的,只要是从游风约回来的,他们所做的事就应该没错,即是错也是他们应该做的,就像当初义和团那样。
第二天刘福禄就交代了山来几句,让他把地里的农活多教刘保山做,让他慢慢适应,便赶着牲口往游风约走了,地里的活儿和家里的事他都交给老三保山了,老三就在庄上读了几天书,早早的他就把地里活让山来教给他了。
他本想让老大老二到游风约乡学学习,也像保金那样有个出息,中途说是上面废除科举考试了,以后再没有什么贡生、进士之说了,也就是说想让儿子们再当个京官恐怕是不行了。
遇到让他一时不懂的事情,他就习惯跑到游风约去见见师父和众师兄师弟们,特别是师先生。只要他去到那里走一遭,回来就知道自己该怎样来做事了,那里就像一个了解世事的窗口,是他的指路明灯。
到了游风约正好赤岗在拳房,见他头后面也没有了辫子,刘福禄心里有底了,确定两个儿子没有干那些不冠冕的事,拳房又增加了不少新徒弟,问师父们,赤岗说师父们都已经居家养老了。
刘福禄提及师尚先生,他说:“听说师先生也已经过世了”。
一听这个噩耗,刘福禄心头一下子凉了半截,自闹开义和团,他跟师先生就再没有见过面。
赤岗告诉刘福禄保童、保蝉都还活着,保童在新军当兵,保蝉在租界。
刘福禄又听到这件好事,又是喜出意外,百感交集。
究竟保蝉她们到底在为谁服务,赤岗也不清楚。那次偶尔遇见她们,赤岗本想知道她们到底在干什么,始终没有问出来。
她们硬说是给义和团做事的,赤岗始终不相信,他这个义和团的师兄都不知道还有什么秘密组织,她们两个女子能找到义和团的秘密组织?但是她们守口如瓶,说这是她们的保密纪律,违反了就是死罪。
现在到处都是“革命党”,什么“光复会”、“华兴会”、“兴中会”。她们难道跟他一样参加了什么革命团体?
当时赤岗还跟刘保金有约,不得不跟她们告辞而去。
“光绪帝驾崩了,老佛爷归西了,这大清还在吗?”刘福禄突然问赤岗。
赤岗知道刘福禄来游风约找师先生的意图,于是他就跟他去乡里见到李三太,李三太已经不再担任乡首了,现在是县上的议员,比先前清闲了,他跟师先生一样都是懂得天下事的文人,他赤岗会武不会文,即是知道也说不出来。【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