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科幻灵异 > 汉贵女 > 第403章 思文(7)
  近日, 少府忙碌的很

  不因为别的, 就是因为麦

  麦对于少府,或者说对于全天下的人来说, 都不是陌生的东西。此时的几种主食里, 麦不是最好吃的,甚至不是最主流的,但作为有数的五谷之一,普通人的生活是离不开它的。

  大家在种了粟米之后, 总会撒一把小麦的种子麦子耐寒, 能再得一季呢而且这种作物不娇气, 不用细心照管着水肥之类。

  麦和菽对于政府来说都是类似安全阀一样的作物,它们并不是最主要的主食,最主要的主食是粟米。但这种最贱的主食却是产量大、种植容易的。平常大家不乐意吃, 最多就是条件困难的时候吃吃, 再不然喂牲口也可以平常显不出这种作物重要,等到有个天灾的时候就知道珍惜了。

  所以先贤才会在书里说,如果哪一年小麦收成不好,这就是要出事了这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毕竟说这个话的时候, 小麦在五谷中着实不起眼。五谷中其他的主食不提, 偏偏提起小麦,显然是明白这种作物的特点的。

  但即使是这样, 麦在少府这里也是没什么牌面的。对于少府来说, 储藏的最多的粮食是粟米, 再不然存一些稻米也好呢。存麦子这是干什么养马用吗可那才需要用多少

  总的来说,少府很少和麦这种作物打交道

  然而,就是这样的麦,最近却成了少府被提及的最多的东西天子亲自知会了主管这方面的少府丞之一,命少府多多收购麦子,另一方面,磨坊开始在上林苑内河溪上修建起来。

  “这麦怎么忽然走俏起来”有负责相关工作的少府小吏百思不得其解。要说是弄一些听都没听说过的玩意儿,那倒是不用奇怪,上面的贵人谁知道发现了什么好东西呢比如当年陈嫣弄出了茶油,皇宫里用了都觉得好,后来少府就持续性地向西南索要茶油。

  茶油这玩意儿,过去谁了解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茶是什么当然,这个时候的茶不叫茶,而叫槚

  不知道不要紧,贵人知道这东西有什么妙用就可以了。

  但麦不一样,从麦传到中原,不知道多少年了,和人们相亲相处这么多年了,大家都知道这是用来吃的,而且味道还很不好。这么一种主食,没有人觉得贵人会对其感兴趣。

  “谁知道呢不过既是陛下亲自过问的,照做就是了。”大多数同僚觉得这没什么好多想的。

  不过总有一些想的多的同僚,若是本身位置比较高,又或者消息灵通,就能探听到一些隐隐约约的东西。

  “听说此事有永安侯的介入”永安侯这个名号虽然有些玩笑的意思,但官场上的人越来越普遍地使用这个称呼。相比起不夜翁主看起来没有什么分别,但就是有些不一样。

  这大概是华夏民族从古至今的传统了,有些东西实际上没什么两样,但是换一个隐晦一些的称呼,旁人就能从接受不能,变得能含糊过去。这不是自欺欺人,更像是中庸思想的一种外化。

  华夏民族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这也可以,那也可以,只要找对方式方法,很多事情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陈嫣一个女子,就算再有才华,在刘彻身边发挥这么大的影响力,始终是让人尴尬的。她倒不是刘彻的妃子,现在看起来也不是奸人,但光光是让那么多男子居于她之下,也足够诸多臣子不自在了。

  直说不夜翁主,就等于是让这些人一次又一次地直面这种尴尬。换个称呼,却会让人感觉自然很多。

  “是有此说”另一个人也道。

  确认这件事里有陈嫣的影子,一些参与这件事的少府官吏互看了一眼,露出心领神会地表情。这些人并没有把话说开,但在做各自工作的时候确实用心了不少树的影、人的名,若说陈嫣过去的成就还只限于商界,不到影响官吏的地步,那如今,彩票和重修长安两件事一办,她已经是不少官吏眼中不折不扣的红人了

  之前彩票项目的核心成员,现在都各有升迁,再不济的,也能在彩票这个项目里混的有名有实。这样的前途,于大人物而言不算什么,但对于小官吏却是不能不看的。

  重修长安就更别提了,这个项目在金钱上其实并不如彩票来的漂亮,但这个项目有自己政治上的意义。长安是大汉的国都,重新装修一遍国都,重新规划、扩建什么的,这里面牵扯到了太多的东西。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大项目,参与其中的人可以吃到更多的政治红利。

  彩票项目还可以是陈嫣的一言堂,到了重修长安的计划,就成了协调各方面了。虽然陈嫣还是说话有用的大佬,但到底不同从这就可以看出重修长安到底有多么重要了。

  现在重修长安还没有完成,但并不妨碍众人设想这项工作完成之后各个参与其中的官吏能获得怎样的好处。

  现在,陈嫣已经证明了她的能力了,证明了跟着她是有肉吃的,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汉朝人还没有受过太多约束,思想上面其实是很开放的。或许一开始依旧有人对她女子的身份有偏见,由此不认可她的成就,更不愿意沾上她的项目。但这是个讲究实力的世界,陈嫣的成果就摆在那里,不会因为某些人的不认可就消减分毫。

  或许有的人不认可她,这没关系,她的实力会让他们就算不认可她,也只能接受她的存在。

  少府这边不少人极力配合、争相表现就是一个明证了,大家已经相信,陈嫣的项目至少是极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既然如此,谁要和自己的前途过不去呢

  少府收购麦子的事情做的很顺利其实真的说起来,收购麦子这件事并不是陈嫣提出的,而是刘彻。陈嫣对收购麦子没有什么兴趣,她拿出面粉这么个东西,本就不是为了赚这个钱相比起面粉普及开的利益,这种类似抢先囤货的一锤子买卖能挣多少钱呢

  但刘彻直接让少府先囤一批麦子了,她也没有多说。

  这样也好,国家想要推行面粉,首先得有个示范吧。先由朝廷源源不断地生产面粉,再推广开。总比空口白牙告诉大家这是怎么回事,让大家照做来的有吸引力。

  而且囤货这种事么,朝廷做总比私人做讲究分寸一些。到时候面粉一火,商贾们肯定会利用信息差去地方上收麦子,一时之间面粉价格估计要上天了。一开始面粉肯定是单纯的有钱人家的食物,陈嫣也不是因为这个多想,只是这钱给商贾赚,还是给朝廷赚,两者也不存在谁比谁高贵。

  朝廷做了,连和贫苦百姓争利都算不上呢

  相比之下,陈嫣显然更重视磨坊的修建

  她很小的时候就考虑过面粉的事情了,当她意识到汉代的人吃麦饭都是连着麦壳一起吃的,这个时候根本没有面粉,她就考虑弄面粉了。只不过因为这件事影响太大了,几乎要改变粮食作物格局对于一个农业国来说,说这是关乎国本也不为过

  如果不在一开始就做好万全准备,是绝不能轻动的她当然知道这种粮食作物格局变动是好事,但凡是变革就会有阵痛。如果可以的话,她总是希望阵痛能小一些的。

  为了更美好的明天,牺牲当下也是很有必要的,这话没错,但生活在其中的人是很难心平气和地说出这样的话的。这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已经够辛苦了,不到无法选择,陈嫣肯定会尽量周全的。

  小时候的陈嫣也偷偷弄过面粉,让人用磨子磨面粉。通过这种办法,她得到了细细的面粉,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有石磨了,所以事情很简单就能完成。只是石磨的加工效率,以及加工难度却让陈嫣非常意外

  投入不少的人力物力才能得到面粉,这样即使麦子本身成本低,面粉的成本也不会低了。

  陈嫣这个时候才明白一件事,即使是在古代有面粉的时代,无论东西方,大多数人吃的面粉也是那种很粗糙的面粉。这种面粉颗粒很大,用来做食物也远远比不过细面粉的口感。

  她忘记在那一部小说里看过了,一个小说人物给另一个大人物送礼,礼物就是磨过好几遍的麦子。这样弄出来的面粉非常细,按照小说人物的说法,这种面粉给国王享用也可以了。

  这从侧面说明,普通人吃的面粉可能也就磨个一两遍当时她看到这个情节其实是不太理解的,因为现代人吃的面粉都是机器磨的,不同的小麦品种,还有品牌什么的,决定了面粉的价格,但无论什么价格,面粉都是一样细。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失去这方面的概念了。

  故事发生的世间是外国近代外国近代尚且如此,公元前的世界就更不用提了。

  陈嫣原本对此毫无概念,只以为有石磨就可以了。等到真的用上了石磨,却是只剩下苦笑了。

  这个时候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流水力量的磨坊,利用水力的话,成本应该能下来,只是开始的投资会多一些。但考虑到这可是占比很大的一种粮食,这就是值得的了。

  不过用磨坊这种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呢,至少陈嫣真不知道磨坊是个什么样。她手下倒是有利用水力工作的作坊,所以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技术,但也不存在直接套用的可能。

  研究研究应该能比较快拿出一个能用的方案,但想要一个足够优秀,优秀到让陈嫣满意的方案,这就很难了。

  还好,这件事有一个捷径可走这个时候的西方世界已经用面粉烤面包做主食很多年了,磨坊在西方世界早就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差不多的时候西方甚至有能建成规模非常大的水力磨坊

  陈嫣让人从西方弄来书籍、工匠、知识分子,磨坊的事情自然很快有了眉目。

  首先,这里弄来的磨坊设计图是人家不知道多少年的技术成果,推广了这么多年,肯定是技术成熟、值得推广、适应广大地区的。其次,就算陈嫣还有不满意的,有这么个蓝本做底本修改,也比大家空中楼阁一样直接头秃要简单一些。

  陈嫣这次来长安之前已经确定要趁此机会推出面粉了,自然给研究所那边下了目标,让他们一定要拿出磨坊的设计图。这里的磨坊设计图不只一种,而是考虑到情况不同,多设计几种。

  有乡村可以自建的那种,要求成本小,对水量要求也不大,工作效率什么的就不必高要求了。这个时候一个村子能有多少人呢,供一个村子使用的话,本来就不用强调什么工作效率。大家把用磨坊的时间排一排,佷容易就能协调好。

  另外,商用的那种也得设计商用的就要大型化,商贾,特别是大商贾,是有能力初始投资的。而大型化做的越好,成本就能压的更低,在商业上是很有好处的。至于说别的要求,比如说磨坊选址会变得很苛刻,这是商贾需要考虑的问题。

  反正天下这么大、河流这么多,总有合适的地方。

  而且商用的磨坊本身也要分大小,有的中等资本,磨坊不必那么大,有的大资本,自然有另一套玩法至少得两种型号吧。

  至于官方,比如少府这样的部门建的磨坊,这倒是可以直接用商用设计款,就用最大号的那种省了多设计一种型号的功夫。

  陈嫣其实有些不太满意在北方利用水力,因为这意味着冬天河水结冰就什么都干不成了。相比之下,南方的条件要好得多,但是没办法,谁让这个时候华夏中心还在北方人口在北方,经济中心也在北方,大规模的社会活动也在北方。

  经济活动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

  就算陈嫣想在南方建磨坊,面粉运回北方,这样做也很难毕竟这么干,贩运的距离可不短,运费也是要钱的。

  刘彻是过了一些日子才看到第一座建好的磨坊,磨坊建好的时候他接到消息就去看了,同去的还有心腹大臣张汤等人。这些人属于朝堂核心人物,刘彻想要做什么都会和他们通气这种可能改变主食结构的大事,刘彻自然也是告知过的。

  张汤等人一开始听说陈嫣又要搞事情的时候,心里是有点儿应接不暇的意思的。没办法,谁让陈嫣弄项目的速度太快呢好像一晃神的功夫,陈嫣就干了好多事了她干的那么些事,随便一件都是能让朝廷官员吃一辈子红利的事情。

  然而于她,却仿佛是竹筒倒豆子一样,流利的很简直滚滚而来。

  张汤是一个很傲慢的人,法家的人几乎都这样,他们这些人明白才能的力量,认可价值本身,所以都是很注重自身能力的。而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他们对自身的自信,以及面对其他人的时候有一种只有他们这些人才能明白的优越感。

  别管他们身边的伙伴是那些人,道家、儒家无论哪一家,最后还是要他们来办事

  陈嫣的能力最开始让张汤认可了她,但到了现在,给张汤带来的是另一种压力。

  有的时候,张汤都有些嫉妒陈嫣了,因为没有人比他更能理解陈嫣在能力上的超常这不是因为张汤有多么关注陈嫣,而是大家的关注点本来就不一样。

  就比如,刘彻对陈嫣足够了解了,但她眼中的陈嫣有太多太多的前缀都排在能力相关之前了他由此看到了一个更全面的陈嫣,可与此同时他也就失去了单纯看待陈嫣某一面的能力。

  而对于张汤来说,陈嫣身上其他的部分都无关紧要,到现在为止,他看得到的就是关于她才能的那一部分。

  张汤是一个明白自己多有才能的人,所以对这方面有足够的敏感度。看到陈嫣的作为,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相比起其他人的模模糊糊、犹犹豫豫,他却是很清楚地看明白了陈嫣才能的程度。

  “非人哉若非天授,人力如何能及”张汤坚决相信陈嫣现在的水平绝对是不正常的。

  “众人皆说,不夜翁主天资聪颖,又有先帝手把手教导”有张汤门客进言。

  张汤却对此嗤之以鼻“天资聪颖世上天资聪颖的人太多了,从古至今又有几个不夜翁主便是先帝手把手教导也无用,先帝驾崩时不夜翁主才多大”

  在张汤看来,正常人就算是聪明到走火入魔了,都不应该有陈嫣这样的。

  张汤当然想象不到陈嫣的真实来历,所以只能往神异上靠别看他是法家人,讲究逻辑,该信这些东西的时候还是信应该说,这个时代,大家都相信那些东西,并且正大光明地认为那是正理。

  别说张汤了,就算是说着怪力乱神的孔夫子一样信这些东西孔夫子说的本来就不是表面的意思,联系整部论语就会发现,将其解释为孔夫子不信怪力乱神那些东西是很片面的。

  彩票、重修长安,还有钱币,虽然改革钱币的事并不由陈嫣而起,但陈嫣加入之后也提出了很多很有用的建议,比如说先造势把铸币权转回中央什么的当然,这件事做的并不顺利,最终只是将五铢钱、金币的铸造全留在了朝廷,其他人还是可以铸币,只是这两种朝廷推出的货币不准铸了

  这个话当然不只是说说的,还要配套一些措施,比如监管到位,确定民间没有盗铸。又比如要小心有人私下收购五铢钱,然后出三铢钱什么的。

  这些并不能用单纯的一纸文书做到,得和地方上的力量达成一致,进行一些利益交换。若是不和地方实权派达成默契,就算是下了诏书规定了这件事,最后也是阳奉阴违,什么用都没有。而如果达成了默契,那一纸空文也不必了,想得到的自然能得到。

  而和地方的周旋,陈嫣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她的商业活动遍布地方,和这些地方实权派推拉简直成了一种习惯,这么多年下来,这也算是宝贵经验了。这种事该怎么做,她算的上是专家

  回长安还没多久,却已经做了这么多事。而前些时间天子忽然告诉他们这些人,陈嫣又要做一件事了,这大概是要改变天下很大一部分人吃什么的事张汤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个女人难道就没有歇息的时候,总有这么多想法吗

  面对这样永远有灵感的人,张汤这样的天才也不免感叹上天不公张汤当然是天才,可不是谁小小年纪就知道审老鼠,而且还做的有模有样的他很少有羡慕别人天赋的时候。虽然他从没明说过,但他看大多数人的时候都是用看庸才的心态。

  还好,张汤也不算是自怨自艾的人,不然的话很有可能适应不了这突然的心态变化。他对陈嫣的观感只是因此变得非常复杂了而已他有的时候都弄不清楚自己的想法了,到底是希望世界上有陈嫣这么个人,还是希望她从未存在过。

  张汤这些近臣自然是有特权的,刘彻向他们透风之后也请他们吃了一些面食。对于这件事,张汤等人算是有谱了。

  但是心里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和真正见证这件事完成还是不同的。

  特别是看到巨大的水力机器开动,大型磨坊的效率极高,一袋袋面粉被生产出来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深。

  不只是为了面粉,也为了水力机器对于他们来说,大型器械了解的最多的估计就是一些战略级别的军械,但这和生产带给人的感觉还是不同,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力量。【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