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只要种植得法,达到这样的产量并不难,当然了,前提是肯定不能出现陕西那样连年大旱的极端天气,而在北直隶这些地方是完全可以达到这样的产量的,陛下不是拥有不少的皇庄么?从南方运来一些种子试种一下不就有结果了么?正好小使倒是懂得这些作物的种植方法,若是陛下愿意,小使完全可以为陛下试验一番,这几种作物都是旱地作物,一点都不妨碍水稻的种植,就算失败了也不会对陛下造成什么损失不是?而若是成功了,那就必定能为大明的中兴打下坚实的基础,陛下以为是否值得尝试?”
“那是自然,若真如贵使所言,这对我大明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朕岂能拒绝?”
“这样的话陛下可得抓紧时间了,必须尽快着人将种子运过来,因为开春之后就是这些作物下种育苗的最佳时机,错过了就要再等上一年,当下已经快到腊月了,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了,时间紧迫啊。而据小使所知,徐光启徐大人对这些作物比较有研究,而且听说其之前还上过《甘薯疏》,可见其对于推广这些作物应该是很上心的,种子的事不如就交由徐大人去办?”
“嗯,贵使的建议不错,大伴,去传徐光启徐爱卿前来议事。”朱由检对这事非常看重,即刻吩咐王承恩去传徐光启。
“老奴遵旨!”王承恩领命去了。
王承恩出去之后,陈坚与朱由检就双方合作的一些细节进行了一番沟通,比如在张家口设立货物中转站,陈坚方面从大明采购各种必要的物资等内容。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徐光启也到了。陈坚特意打量了一下这个明末著名的科学家,算起来徐光启应该在七十岁左右,现在看来气色真不是太好,毕竟年纪比较大,老年人嘛,多数一般都是这样那样的慢性病缠身,加上其一身所学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再有就是其弟子孙元化的死对其打击也比较大,导致现在这个样子也就不奇怪了。如果陈坚没有记错的话,徐光启去世应该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陈坚希望让他能做一些其比较感兴趣的事,看能不能让他多活上一段时间。
“臣徐光启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徐光启正儿八经地向朱由检行礼。
“爱卿平身,请坐下说话,大伴,给徐爱卿看座。”
“谢陛下!”徐光启恭敬地行礼就座。
等徐光启坐好之后,朱由检开口道:“朕先来介绍一下,徐爱卿,这位是蒙古使者团的陈大使,陈大使,这位就是我大明的礼部尚书徐光启徐爱卿,大家先认识认识。”
“见过陈大使!”徐光启拱手为礼道。
“晚辈见过徐老先生!”陈坚对徐光启比较尊重,因而以晚辈自居。
“徐爱卿,刚刚陈大使与朕说起南方地区的几种高产作物,像什么土豆、玉米、红薯之类的,且陈大使言道徐爱卿对这些方面也有所涉猎,不知是否真有其事?”
“土豆?玉米?红薯?哦,陛下说的应该是马铃薯、玉蜀黍和甘薯?”徐光启是这方面的行家,脑子稍微一转就猜到应该是这几样作物的不同叫法。
“没错,就是这几样作物,先师也曾说起过这几种称呼,土豆、玉米、红薯只是先师的习惯叫法而已。”陈坚补充道。
“原来如此,陛下,这几样作物臣倒是比较了解,也曾经亲自试种过。”
“结果如何?产量能有多高?”既然确有这几种作物,朱由检最关心的就是产量了。
“回陛下,这马铃薯,亩产一千斤以上问题不大,玉蜀黍亩产大概在四五百斤,甘薯产量是最高的,亩产可达两三千斤,不过其生长周期比较长,需要大半年的时间才能收获。”徐光启简要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试种情况。
虽然徐光启给出的产量也算不错,但与陈坚所说的还是有比较大的落差,朱由检自然更希望能达到陈坚所说的产量,现在徐光启这个内行也在,正好可以考校陈坚一番,因此朱由检又转向陈坚问道:“陈大使先前所言的这几种作物的产量可比徐爱卿所说的高得多,难道陈大使有什么独门秘法可以提高产量?”既然陈坚的毛衣香皂都是独门秘法搞出来的,或许在这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也说不定。
“回陛下,这个倒没有什么独门秘法,小使觉得徐老先生试种的产量之所以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大抵是因为种植方式不够先进而已,若是按照先师所传授的种植方式,小使以为要达到小使先前所说的产量是没有问题的,待小使与徐老先生讨教一番就清楚了。”
接着陈坚就这几种作物的种植流程与徐光启进行了一番交流,包括育苗方式,施肥时机,种植密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交流,发现徐光启的种植方式还属于传统的种植模式,与陈坚所掌握的种植方式可是有着几百年的差距,产量达不到后世那样的效果再正常不过了。
在与陈坚的交流中,陈坚的那些后世的种植经验让徐光启叹服不已,虽然这些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但依然让徐光启对这些先进的种植经验充满了期待,同时让徐光启起先对陈坚的那一丝丝怀疑也荡然无存,本以为陈坚这么年轻怎么都不可能在农事方面有什么高深的造诣,但徐光启哪里知道陈坚作为后世的农村孩子,从小接触的都是这方面的东西,加上几百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哪是自己这种还处于摸索阶段的人能比得了的?
“徐爱卿,你对陈大使的想法怎么看?”朱由检对陈坚与徐光启所交流的内容自然是不懂的,只能在两人的交流基本结束之后,才开口问道。
“回陛下,微臣对陈大使在农事方面的见识十分佩服,以微臣来看,若是真按照陈大使所说的方法来种植这些作物,微臣以为或许真能大幅提高这几样作物的产量,此乃我大明之福啊!”【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