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隋末之万钧之势 > 第三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远
  此事可大可小,霍方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把麻烦留给了姜万钧去头疼。

  姜万钧特意将魏征带出来到田间走走,就是为了谈这件事。

  想瞒着魏征那是不可能的,搞不好魏征已经从西市打听到了消息。

  人口买卖,这门古老的生意也不是现在才有的。

  长安的“牙行”其实就有人口买卖,姜万钧进关中之后大力整顿了一番,这些贩卖人口的牙行从地上转移到了地下。

  后世有句话叫,“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在这里也适用,有人买,就一定有人卖,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人杀头都不不怕。

  想要废除奴籍任重而道远啊!

  曾有人说过:“一种被认为正确的观念,一旦印到脑子里,不是谁拿块砂纸就能打磨掉的。”

  姜万钧深以为然,想要改变大家的观念,时间是不可或缺的。

  时间就像筛子,虽然被筛掉的不全是“陋习”,偶尔也会将一些好的传统给筛掉,但不过一遍筛子,真没办法下咽。

  姜万钧带着魏征走在乡间的路上,能够看到好的一面,自然也能看到不好的一面。

  两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魏征看到了民生艰难心生怜悯,姜万钧看到了宗族在地方的影响根深蒂固,心里长出一柄“骨朵”,想要将其敲碎。

  关中不像河西,在这里,姜万钧已经竭尽全力,依然无法让“皇权”走进千家万户,到了县一级,阻力已经非常大。

  姜万钧在河西搞的那一套,百户为一里,千户为一亭,万户为一县,在关中碰了一鼻子灰。

  里长,亭长只能用本地那些比较有名望的,哪怕是县令,如果不能与地方宗族搞好关系,那也会被架空。

  在这种情况下,姜万钧除了缓缓图之,别无他法。

  “这治国,就像种田,要先把地犁一遍,这起垄就是制定规则。

  不能这刨一下,那挖一下。

  但同时也要讲究方法,因地制宜。

  你看这前边有一块大石头,犁地的时候就不得不避开,不能硬往上杵。

  要懂得灵活应对一些特殊情况……”

  “陛下说的是。”魏征在等着姜万钧往下说。

  “咳咳!辅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钻了规则的空子,但处理一个辅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姜万钧一想到还要给自己那个便宜大舅哥求情,真是恨不得把长孙无忌拉过来抽两巴掌出出气。

  “臣知道,辅机并没有违背大宁的律法,所以臣最近正在想,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法律,补上这个漏洞。”

  “呃,正该如此。”姜万钧扶着额头,突然觉得有点上头。

  这魏征啥时候学得这么鸡贼了,很显然魏征就是在这等着他呢!

  不过编撰新的律法本就在姜万钧计划之内的,魏征也是知道的,那么故意等到现在,一定是还有下文。

  果然,魏征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折子,“陛下,这是臣起草的,还请陛下斧正。”

  出门身上揣着一本折子,这行为何止是可疑?

  姜万钧接过折子,认真翻看起来……

  一旁的魏征见姜万钧没有推脱,心里头松了一口气。

  姜万钧完全可以收下,说拿回去再看,那样一来,魏征要么退一步,要么只能进一步。进一步的结果恐怕就要破坏现在的气氛了,甚至可能稍有冒犯。

  姜万钧一看就是近半个时辰,折子上的内容涉及到几个方面,士农工商均有涉及到。

  魏征这篇奏章,简单解释起来两个词便可以概括,“重文”,“重农”。

  尽管魏征没有提出“重文轻武”,“重农抑商”,但意思还是那个意思。只不过他知道,姜万钧重商,重武,若是提出来抑制商业发展很难通过。

  可惜,魏征想错了。

  支持和监管并不矛盾,想要良性发展,制定合理的规则是有必要。

  “商税要改一改。”

  “陛下……”魏征顿时一惊。

  “等朕把话说完,商品分为很多种,有必需品,比如柴米油盐;有生活用品,比如鞋帽,农具,家具等等;还有非必须品,比如胭脂水粉,首饰等等。

  商税不能仅仅是为了收钱,那就太浅薄了。

  商税最重要的用途是起到调节作用。

  关中缺粮,那就要降低税率,鼓励商人从外地将粮食运进来。

  还有这生活用品,百姓离不开它,你提高税率,商人回头提高商品的价钱,到头来吃亏的是百姓。

  而这金银首饰,胭脂水粉,酒水,茶叶等等,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的,别说你制定十税一,你就是制定成一税一,一税二,朕也会同意。

  有钱人嘛,贵族,当然要不一样。

  有时候一视同仁是不对的,这就像浇菜园子一样,缺水的多浇一些,不缺水的少浇一些,水多的要排水,一刀切可要不得。

  另外,百姓之间交易,不能笼统的都当成是商业行为,互通有无是生活需要……

  总之,这商税只是一种手段,如何使用它能够让大宁变得更好才是它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为了某人或某个群体打击异己存在的。”姜万钧很罕见的说了魏征几句重话。

  魏征低着头,脑门已经冒汗了,“臣知罪,是臣心急草率了。”

  魏征原本以为自己准备得很完善,没想到存在着这多问题。

  “草率是草率了,但有罪还谈不上。

  你提到降低农税的提议,朕觉得可行。

  不过,大宁最高目标是‘农无税’这三个字的表述有些不妥。

  ‘无’这个字,容易给百姓造成错觉,好像一下子将朝廷和百姓切断了联系。时间长了,会淡化国家观念,缺少社会存在感。

  所以朕的意思是,我们的目标应该不仅仅是‘农无税’,将来条件成熟,我们甚至可以补偿种田的百姓。”

  “是,是臣目光短浅了。”

  “还有你提到的,有些学子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不得已要与商会签订卖身契一事,这个要重视起来。

  国家提供教育,最后商人来剪羊毛,的确有些可恶。

  但也不能那么小气,教育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变得更好。

  内阁再研究研究,将学生开除就太过了。”

  “是。”【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