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穿越成皇储 > 第三十六章 谋划17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说起生产就不得不聊一聊原时空二战德国的工业生产情况。小胡子行政的一大措施就是排斥标准化为代表的大工业生产。在二战以前,标准化是美国工业的专属传统。毛子是在二三十年代引进美国技术和设备,顺带引进的部分标准化生产流程和技术。

  举例来说,谢馒头的零件几乎都能互换,野战就能完成大修。所以谢馒头的品种繁杂,各种魔改层出不穷,并不会加重后勤的负担。毛子的T-34系列,也应该有一定的通用性,几辆损坏的坦克肯定就能拼出一辆好的。

  而德国的坦克零件通用性很差或者没有通用性,坦克大修必须返厂。不但是坦克,其他车辆也未能幸免。

  众所周知德国的半履带装甲车种类型号繁多这一点大家其实都是知道的,那到底多到什么程度呢?

  就拿sdkfz251装甲车举例,第一辆sdkfz251半履带装甲车的原型车在1937年出厂,该车从1938年开始量产,并于1939年夏交付陆军使用。在二战中,251装甲车根据车体构造不同共分为aBcD四种子型号基型车,根据安装不同的军用武器和设备,251装甲车又分为23种官方变型车和其它改型。

  整整23种!这还是sdkfz251一个型号的变种!!

  如果把二战德国所有型号的装甲辆都统计出来的话恐怕会达到上百种。

  最为致命的是如此繁多的型号里,就算是同一种型号也会出现零件不匹配的情形。.251半履带装甲车同样部位有6个轮子,有三个不同的样式。同样是外号“骡子”的半履带卡车,德国在不同的生产厂家里生产出来的东西,外观甚至是内构都完全不一样……

  这简直就是要坑死后勤部门的节奏!

  结果可能是快被逼疯了,德国的工程师们提出了e系列坦克计划,也就是通用坦克计划。他们破天荒的强调了“通用”o(╯╰)o

  不可否认e系列的设计理念较为先进,其通用化的设计思想也相当富有前瞻性。但随着德国在战争中节节败退,小胡子将希望寄托于各种稀奇古怪的新式武器,留给e系列的研发资源并不多。e系列也没能真正投产并发挥设计中的用途。最后,随着第三帝国的垮台,e系列和其他各种新奇的设计方案一起被盟军缴获,沦为后世军事爱好者们的谈资。

  看着几位负责人面面相觑,雅尼克冷笑一声。“如果诸位解决不了标准化和通用化的问题,那为了保障后勤部门的便捷畅通,军队只会采购一家公司的产品。”

  恐吓了一句后雅尼克走到让安妮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前。“现在来谈谈坦克的设计。诸位应该都知道战舰倾斜装甲吧?它的目的是在水平面厚度增加,并使炮弹有滑跳的可能。战舰既然能这样设计,那坦克为什么不呢?假设厚度45mm的装甲倾斜30°,那实际上的正面水平厚度45/sin30°90mm。”说着拿起粉笔刷刷刷的画了几条线。

  “倾斜装甲的按倾斜的角度装配好后,如果在战场,来袭炮弹弹道是一条抛物线轨迹,在上升阶段或基本水平时接触到倾斜装甲,那就会有明显的防护效果,因为炮弹与装甲面的接触角很小,极晚产生跳弹,假如不跳,击穿的厚度也确实等于在原本厚度下是延长了。”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可视攻击时出现,比如单兵反坦克火箭、反坦克无炮等等,还有就是坦克之间的可视距离对抗射击。因距离较近,弹药攻击时一般弹道还处于上升阶段。

  看着这几位企业大佬频频点头,雅尼克心中不由暗爽。“坦克炮可以用50mm口径的,不过需要后期可以升级到75mm配一挺同轴机枪,,正面装甲厚度不能低于40mm。传动后置、扭杆悬挂、引擎横置。时速要达到45~50千米每小时。越野行程要达到200公里。”至于发动机,采用的依旧是汽油发动机。虽然很多人以其省油,可靠还有不易燃烧的特点认为柴油机是作为坦克发动机的最佳动力选择,可以现在的德国科技根本造不出完美的柴油发动机,十年后换上柴油机还差不多。

  毕竟原时空二战德国拥有最好的柴油机技术,相关产品技术含量高。空军的容克-86R特种高空侦察机就用的柴油机(这玩意实用升限能达到14400米,堪称后世的u2),海军的潜艇和战列舰也都有柴油机,陆地上也有迈巴赫的大功率柴油机。甚至苏联的V2发动机都是引进德国技术弄的,而毛子最开始也想把这个发动减重以后装飞机上使唤,所以才用铝造这个玩意。可惜技术不过关,于是乎还是用在地面,居然就成了苏联坦克的标准动力。

  可最大的问题是能源缺乏,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德国的石油根本无法满足需要。德国燃料供应2/3靠煤制油化工,煤合成汽油的成本远远低于煤合成柴油。1/3的燃料靠罗马尼亚的坡罗耶斯蒂油田提供石油,这一部分石油提炼的柴油主要供应海军。所以,从战略的需求考量,德国陆军不得不去柴油化,全面使用汽油发动机。

  说了一通后戴姆勒-奔驰的负责人举起了手。“殿下,我有个疑问。”

  雅尼克点点头。“请讲。”

  戴姆勒-奔驰的负责人用手比划了几下。“使用倾斜装甲的话会影响到车内空间吧?”

  这是个浅而已见的问题。倾斜装甲虽好,但也不是完美的,一是造成车内空间狭小,另外就是前部的倾斜装甲如果角度过大的话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驾驶员出入的舱门不好布置。T-34在首上“开门”,Is-2,Is-4的驾驶员干脆连门都没有,要么从炮塔进去再塞进驾驶位,要么从车底安全门进去,直到Is-3改为箭簇形车首才给驾驶员硬挤出一个车顶能开的门。但是当时毛子没有那么强大的压力机去制造整体式箭簇形车首,于是两块拼焊,不仅造成了首上的薄弱环节,个别还出现过焊缝开裂,装甲板掉落的事故。

  不仅前苏联,其他国家也遇到过类似的矛盾。美国的谢尔曼早期采用56度大倾角首上,也因为没有足够的可以给驾驶员开顶门的空间,结果挺好的首上硬是多出来两个“弱点”,虽然后来在其前部加焊装甲板来弥补防护上的“漏洞”,但一来本身倾角就小,加个1-2英寸装甲板在德国大威力主炮面前不顶事,二来两个突出部又增加了加工工时,所以美国人后来不忍了,减小装甲倾角(47度)的基础上加厚首上装甲,算是基本解决了上面的矛盾。

  雅尼克把这些各国解决的办法讲了出来,让他们自己去挑最为合适的办法。【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