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出手,这倒是让萧煜有些始料不及,不是没想到,而是不敢想。
毕竟这家伙前些日子才被李二警告了一番,现在应该低调才对,结果这时候跳出来搞事情,那不是找死吗?
其实最开始,李泰是不想站出来的,在他看来,有那些大臣弹劾萧煜就够了。
结果没想到,李二根本就没动杀心,李泰不想浪费这么一个好机会,脑子一热之下,就跳出来想落井下石,可惜李二不是那种是非不分的皇帝,单凭几句话是不可能让他去扼杀一位功臣。
和萧煜聊了一会儿后,孙伏伽便离开了,他毕竟是朝廷大员,一大堆事等着他去处理,能在这陪萧煜聊这么久已经很给面子了。
再说隔壁监牢还有个侯君集,那才是一位真正的大佬,孙伏伽不想厚此薄彼,和萧煜聊完后,他还得去陪侯大将军聊聊。
走到一旁,孙伏伽忽然索然一叹,这哪是犯人,分明就是两个大爷嘛,今年大理寺流年不利,改天得去太史局找一下李淳风,让他给大理寺算一卦,看看是什么破坏了大理寺的风水。
孙伏伽离开后,萧煜才将酒菜推到一边,脸色有些萧索的叹了口气。
目前最大的好消息就是李二不打算弄死他,只是他无法和外界取得联系,天可汗陛下虽然心胸如大海般宽广,但是对于这种拱了自家白菜的猪,他瞬间就变成了狭隘的小人。
不得不说,在这种封闭的环境待久了,心中难免会有烦躁,就连和狱卒说话的语气都尖锐了下去。
“这酒味道不对啊,咋是葡萄酿呢?烈酒,我要烈酒知道吗?这葡萄酿就跟马尿似的,谁会喝这玩意儿?”萧煜将一口葡萄酿吐在地上,满脸怒气的呸了几口。
“还有这监牢,你们有两天没扫了吧?里面都有股馊味了,咋不弄点香薰来熏熏?”
一群狱卒苦着脸,看萧煜发着各种牢骚,也不敢接话,谁让惹不起这位爷呢。
“唉!”
牢骚发完了,萧煜坐回椅子上,表情有些郁闷。
他能猜到李二为何会幽禁他,既然已经把他关起来了,就说明李二不同意这段感情,没搞定这些破事以前,他恐怕是出不去了。
“六月了,算算时间,红薯该成熟了吧…”
望着外面晴朗的天空,萧煜表情变幻莫测,他突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而且这个想法,说不定能让李二放了他!
叫来一个狱卒,在他耳边嘀嘀咕咕说了几句,狱卒犹豫了一下,萧煜咬咬牙,直接一脚踹在他大腿上,狱卒这才苦着脸,照着他的吩咐办事去了。
…
甘露殿,李二御桌上堆满了密密麻麻的奏折。
最近雍州那边不断有奏折上报,说那边出现了粮食危机。
雍州离长安不远,快马也就一天的路程,毕竟它仍属于关中地区。
关中地区是大唐最富庶的地方,毕竟大唐国都以长安为主,而雍州离长安不远,长安富庶,它附近的城池焉会贫穷?
但是有钱归有钱,大唐毕竟是农业帝国,粮食产量决定了一切,所以每年的春播,秋收,都是头等大事,就连皇帝每年立春时,都会率领百官在太史局的带领下,向天祈求今后一年风调雨顺,春播顺利,秋收丰硕。
士农工商,农民仅排在市大夫之后,便可以看出大唐对农业有多重视。
然而雍州那边,农耕却出现了问题。
上一年的雪灾有些严重,就导致土地又冷又硬,田地荒芜,春播时候,无法耕种。
不止幽州,大唐以北受雪灾影响的城池数不胜数,如再往北的蒲州,晋州等,皆是一片萧条。
如此天灾,又不知会饿死多少人…
李二头疼地揉了揉脑袋,等无数人饿死之后,还不知道天下人会怎样骂他,当皇帝难,当个好皇帝更难!
“陛下,晋王殿下来了。”王公公躬身在他面前小声道。
李二抬起头,略微思索了一下,道:“让他进来吧。”
“诺。”
王公公应了一声,便前去推开了甘露殿的大门。
李治一身正装,头顶金冠,步履轻快地走了进来。
“儿臣拜见父皇。”
“免礼吧,雉奴,快坐下吧。”李二笑着道。
“谢父皇。”李治轻轻笑了笑,便走到旁边的椅子坐下。
这时候,李二停止批改奏折,语气有些沉重问道:“最近雍州刺史上奏,说雍州因雪灾而导致土地荒芜,无法春播耕作,雉奴,你觉得,此事应当如何解决?”
“父皇,儿臣倒是有一策,能解燃眉之急。”李治想了想道。
“哦?快说说看。”李二挑了挑眉道。
“是。”
李治点点头,开始娓娓道来?
“儿臣觉得,雍州目前既然无法耕作,那可以将其他地方的粮食运过去?。”
“雍州位于长安之外,许多商贾每年都会运粮到长安贩卖,但是长安不缺粮,许多商贾的粮食都只能囤积起来,若是父皇下一道令,让商贾将粮运到雍州之地贩卖,再适当得提高一些价格,给那些商贾一点甜头,如此,他们便会趋之若鹜的运粮去雍州,到那时,商贾运往雍州的粮,应该足够解决雍州目前的难题,待熬过这次危机后,再让户部派人去雍州一趟,看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嗯…”李二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看来李治的这番话,和他是不谋而合。
“不错,雉奴啊,朕没想到,在并州待了两年,你成长的如此之快,就连民生大事都有如此见解。”
李二深深凝视着李治,脸上浮现出一抹欣慰,最近那些皇子公主都太不省心了,幸好还有个乖巧的李治,让李二得到了一丝慰籍。
“对了,听说你在并州时,还曾与农户们一起,亲自下田耕作?”
李治拱拱手,道:“却有此事,我大唐以农为主,可以说农户就是维持大唐强盛的基本,所以儿臣便想体会一下农户们的艰辛,果不其然,耕作确实很累…但是儿臣耕作之后,还可以回到府中,有太监侍女伺候,可是那些寻常得到农户呢?”
说到这,李治面露里露出同情之色,旋即又认真道:“父皇当年登基时,曾引用五柳先生的劝农六诗,以警醒世人要以农业为主,所以儿臣便觉得,作为父皇的儿子,应当以身作侧,与百姓们真真切切的感同身受…”
<span style='display:none'>p+PApkVDHvB6yHO91aXfW/WOesOUM6rQlM45sWEpOKRauujxs+Z45cFpQMLgxh4YvXvEviiZuNxz1xfDFkHjzQ==</span>【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