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年——629年? ?唐太宗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使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取得天下大治,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大赦之后又厚葬李建成、李元吉,与太子派达成和解。太子的部下陆续都归附到唐太宗的麾下,其中包括历史上著名的谏臣魏征。
魏征原来是李建成的师爷,曾劝太子李建成先发制人干掉李世民,以免横生祸端。李建成死后,唐太宗欣赏他的胆识和才能,不计前嫌,任命他为谏官,专门负责给皇帝提意见。而魏征果然不辱使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看见皇帝有哪做的不合适了,当即提出来,丝毫不留情面。即使皇帝的脸已经拉成驴脸了,他也毫无惧色,该怎么说还怎么说。
魏征敢谏也能谏到点子上,并非逮谁跟谁抬杠的杠子头。他是一个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深、看得准的政治家。他提的意见事实证明都是正确的。这是他屡次犯颜直谏却没有触霉头的最重要原因。
当然他也有惹恼唐太宗的时候,虽然唐太宗以虚心纳谏而著称。
有一次唐太宗在后宫大骂魏征:“会须杀此田舍翁。”说我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他的皇后长孙氏忙问他怎么回事。唐太宗说:“魏征每廷辱我”。魏征每次上朝都会弄我难堪。
长孙皇后听后一语不发,进内室穿戴好朝服,出来拜见唐太宗。唐太宗不解其意。
长孙皇后说:“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明之故也。妾敢不贺。”臣子敢于直言不讳,是因为君主是个开明的君主。陛下是个明君,我怎能不庆贺呢。唐太宗一听,转怒为喜。
唐太宗不但没宰了魏征,还对他不断封赏。在魏征的示范作用下,朝里民主气氛浓厚,大家踊跃发言,群策群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唐太宗规定:中书省、门下省以及三品以上官员入朝议事,都要叫上谏官,有问题及时纠正。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核机构。任何国家层面的决策过程都要接受谏官的监督。唐太宗建立监督机制,防止政策出现失误。
除了魏征,唐太宗在治国方面依靠的重臣是房玄龄、杜如晦。他任命他们俩为左右仆射,也就是正副宰相。“玄龄善谋,如晦能断”。一个为他出谋划策,一个为他评估决断,两人是他的左膀右臂。
不过,唐太宗并非对他们言听计从。对于大政方针,无论是宰相还是自己拍板决定,下诏之前还要经过门下省的审核。唐太宗强调了“五花判事”制度。
唐太宗下旨:“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对于军国大事,交由门下省集体讨论并且签字确认后才能颁布。一个政令从制定到下达,上有皇帝、宰相、谏官讨论,下有门下省审核,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政令出现偏差。
唐太宗处事公正,一碗水端平了,不偏不向。
唐太宗登基时封赏群臣,完全依据本人功劳的大小论功行赏。有些人认为自己功劳比别人大但封赏却比别人小,心怀不满。唐太宗的亲叔叔李神通就不服自己位居房玄龄、杜如晦之下。唐太宗说你虽然参加革命最早,但指挥战斗屡战屡败。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论功行赏,功劳自然在叔父之上。李神通听罢无话可说。大家一看唐太宗对自己的亲叔都一点不偏向,对唐太宗的公正心悦诚服。
唐太宗公正无私也带动了群臣“赶帮超”。君臣公正无私使百姓对ZF心悦诚服。
唐太宗要求执法官员既要严格、公正,也要“宽仁慎罚”。
唐太宗规定死刑必须三审后才能执行,正如现在所推崇的死刑案件三审终审制,避免误判误杀。
据说唐太宗曾亲自到监狱复查死囚,竟无一人喊冤,对ZF的判决心服口服。唐太宗允许死囚回家过年安顿家小,一年以后回来受刑。全国一共400死囚一年后,一个不少全回监狱报到。唐太宗认为他们人性尚存,将他们全部释放。
“四百死囚来归狱”的故事现在听起来就像神话。可以想象的出唐朝ZF的公正造就出的那种威信、ZF的仁爱激发出的人性光辉。
唐太宗以“仁政”治国安民。
唐太宗因为是武将出身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他上台后虚心向群臣请教。他发扬民主让群臣围绕“王道”和“霸道”展开辩论。
“王道”派主张“德治”,教化百姓向善。“霸道”派主张“法治”,乱世用重典。前者认为,天下能不能治理好,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而不是百姓,应该在政策面找原因,不要往老百姓身上推责任。后者认为,天下难治是因为人心不古,百姓变得越来越奸猾难管,必须用重刑才能威慑住。
唐太宗倾向于前者。他说老百姓做贼为盗是因为苛捐杂税、TGWL。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才置法律于不顾。如果我们轻徭薄赋、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还有谁愿意去做盗贼呢?
唐太宗选择了魏征等人所提出的“仁政”主张,确立以“仁政”为一个中心、“教化、帝道”为两个基本点的治国方针。
“仁政”就是对百姓要有爱心和同情心;“教化”就是对百姓要有诚心和耐心,以教育感化为主,惩罚为辅。“帝道”就是向“三皇五帝”学习,和百姓同甘苦、共患难,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的困难挂在心间。
唐太宗的仁政在几年里就开花结果:社会安定,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和ZF心贴心。国内由乱世转为治世。
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唐太宗当政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与唐朝欣欣向荣相比,突厥一直天灾人祸不断。东西突厥再次反目,频起内讧。D突厥灾年连连,不是旱就是雪,饿死马牛羊无数。颉利不得人心造成属下纷纷反叛。突厥旗下的薛延陀、回纥等部落脱离突厥自立门户,从此跟突厥战争不断。
唐太宗有意趁机出兵讨伐突厥。但长孙无忌劝他稍安勿躁。不管怎么说,突厥去年兵临城下的时候我们跟他们签订了盟约。突厥没有侵入我们的边境而我们侵入突厥边境是我们失信,有损大国声誉。乘人之危也不是王者之道。不如等他们背盟犯边再说。
唐太宗于是暂时摁下讨伐突厥的念头,等待更好的时机。
唐太宗派人出使薛延陀,封薛延陀首领为可汗,希望跟薛延陀联手夹击突厥。薛延陀求之不得,接受封号,率领回纥等部落向唐朝称臣。
幽州以北的契丹、奚等部落也弃暗投明归附唐朝。
颉利可汗大怒,派小可汗突利率军北上,报复北方胡人。但是突厥人的战斗力今非昔比,突利大败而回。颉利气得用鞭子抽打突利,差点杀了他。突利心怀怨恨,率军南下归附了唐朝。
颉利可汗的势力越来越衰弱。
突厥内乱,无暇顾及朔方的梁师都。唐太宗决定趁机把朔方夺回来。
梁师都自从隋末以来一直占据着延安以北黄河“几”字弯地区。他与突厥相互勾结,充当突厥的马前卒,配合突厥人入侵唐朝。延安离长安只有六百里。唐太宗视梁师都为眼中钉肉中刺。
628年,唐太宗出兵讨伐梁师都。
TJ连战连胜杀至朔方。颉利可汗派军救援。但老天爷站在TJ一边,降下风雪,冻死了突厥人的马和羊。战斗力大损的突厥人被TJ轻易击败。梁师都的手下于是砍下梁师都的脑袋举城投降。
河套地区黄河以南部分被唐朝夺回。唐太宗命名为夏州。
颉利可汗被激怒,开始不断犯边。
有人建议唐太宗征调百姓去边界修长城阻止突厥入侵。唐太宗不同意。他说:让他们来,正好省了我们远征的辛苦。【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