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年——前47年 宣帝崩。太子奭即位,是为元帝。元帝好儒,独尊儒术。宦官石显擅权乱政。
公元前49年,也就是郅支单于远遁后,汉宣帝去世,终年43岁。
汉宣帝文治武功都很出色。汉宣帝执政期间政通人和,“吏称其治,民安其业”,“边境安,四夷清”,“天下殷富,百姓康乐”,人称“中兴”。
汉昭帝为汉宣帝中兴打下了良好基础,所以人们将汉昭帝和汉宣帝在位期间并称“昭宣中兴”。
“昭宣中兴”是“文景之治”后的汉朝又一盛世,是汉朝最好的时光。
汉宣帝死后,太子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
汉宣帝之所以立刘奭为太子,一是看在结发妻子的面上,二是当时他就这么一个儿子,并不是因为多么喜欢他。这个孩子越往大里长越不讨他的喜欢。
父子俩一块吃饭时,太子说:您有点过于依赖刑罚,应该重用儒生。
汉宣帝立刻变了脸色,训斥他:“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汉宣帝哀叹:“乱我家者,太子也!”
“霸道”讲法治。“王道”讲德治。“霸王道杂之”就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刚柔并济,软硬兼施,“两条腿走路”。“纯任德教”就会是瘸腿的鸭子。
汉朝从开国以来就是“霸王道杂之”。即便是汉武帝名为“独尊儒术”,实则霸道行事。比方说,儒家是最讨厌武力解决问题的,但汉武帝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打打杀杀,开疆扩土,削藩平乱。儒家是主张仁德治国的,但汉武帝偏偏喜欢铁腕治国,苛法酷吏。儒家推崇王道,汉武帝却霸道十足。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挂羊头卖狗肉。他把儒家捧到一个很高位置,但并没有不折不扣地遵守儒家的要求去做。他让儒生去宣传“君君臣臣”,只是想让大家都绝对服从于他,以便于自己在国内外推行霸道。不过他也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现穷兵黩武引起社会动荡时立即转而休兵养民,安分守己,宽待百姓,大行王道。
汉昭帝上台后开始纠偏,以王道为主,霸道为辅。
汉宣帝真的是“霸王道杂之”,文治武功内政外交都做得有声有色。他手下有很多儒生,但他不是什么事都听儒生的,自己会有判断有取舍。儒生重文轻武,一听到打仗就拦着。如果完全按儒生的意思去做,汉宣帝只会有文治不会有武功。并且汉宣帝相信,依靠儒生文治也不会取得成功。
汉宣帝他认为儒生言必称周政,太过迂腐,不懂得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儒生总喜欢厚古薄今,评价什么事都喜欢从古代寻找依据,认为古代是完美的,拿他们想象中的古代来批评当下。他们重名不重实,不关心这件事怎么处理最好,只关心这件事怎么处理最符合教义。儒生华而不实,弃本逐末,夸夸其谈,不堪重任。所以汉宣帝从不让儒生担任重要职务。重用儒生可能就失去了开拓进取的精神。
不过汉宣帝也不是完全依赖法治。对于刑罚,汉宣帝也是有所取舍,对官吏严,对百姓宽。汉宣帝将依法治国和推行仁政相结合。
太子“柔仁好儒”使汉宣帝越来越不待见。但看在结发妻子许皇后的份上,汉宣帝一直不忍心废了他。
汉宣帝死后,这个“柔仁好儒”的太子,现在叫汉元帝,上台了。
柔是没主见,耳根子太软。仁是心善,慈悲为怀。好儒就是好古,凡事好寻个古礼。
这个“柔仁好儒”的皇帝会怎么治国呢?
汉元帝一上台就遇到关东地区发大水,粮食绝收,出现“人相食”现象。
汉元帝于心不忍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听说山东有一个大儒,马上让人去请来。他“虚己问以政事”,非常虚心地向大儒请教。大儒说:“古者人君节俭……”儒生不说“古者”不会说话,讲了一番古代人君如何节俭的大道理。汉元帝“纳善其言”,认为他讲得非常好,纳谏如流,立即照办,下旨压缩宫廷开支,把节省下来的钱拿去救济灾民。
儒生讲仁心仁政,但不切实际,毫无创意。他们不是从实际出发探讨水灾的成因和解决办法,只是从儒家经典里找古代人君遇到灾害时怎么办。古人做的事都是好的。古人没做过的事一定是不好的。
第二年山东灾情越来越严重,一石谷子能卖到三百多钱,“民多饿死”。汉元帝又去请教儒生。儒生说盐铁**、常平仓都是古人没有做过的事。这些事与民争利,逐利而忘义,不符合儒家的价值观。汉元帝于是宣布废除。
但是几年后他又不得不恢复盐铁**,因为盐铁收入没了以后财政出现了困难。这个不义之财不要还不行。他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其实常平仓在平抑粮价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常平仓来自桑弘羊的平准制度。**在粮价低的时候购入粮食,防止谷贱伤农;在粮价高的时候抛售,平抑粮价,应对饥荒。现代也设有常平仓,即国家储备粮库。其作用之一也是平抑粮价,稳定市场。在国家出现灾害时常平仓能起到重要作用。
汉元帝因为常平仓不合古法给废除了。后来他恢复了盐铁**却没恢复常平仓。其实在粮价暴涨,百姓多饿死的情况下,常平仓不仅不该废除还应该很好地利用起来。
但是汉元帝只从儒家教义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是说按儒家教义办事就是错的,而是说单从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必定存在极大的局限性。
汉元帝是真正的“独尊儒术”。他选拔、任用官员都是尽量找精通儒家经义的人。他说话、办事也是尽量按儒家经义来做。他从儒家的角度重新审视现行的经济、法律、外交政策,重农轻商,德主刑辅,以德服人。
他好儒不好法,对法律知识几乎一无所知,可以说是一个法盲。这不仅影响到他治国施政也闹出很多笑话。
将军萧望之是朝廷重臣,“领尚书事”。“领尚书事”是监管尚书工作的意思,也就是协助皇帝批阅奏章、起草诏书。“领尚书事”的大臣属于朝廷的核心领导层成员,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制定。
但汉元帝在宫里还有一个中书令石显帮他批阅奏章。中书令原本是帮助皇帝整理文件档案的官,没有权力批阅奏章。但汉元帝是个没主意的人,需要有人帮他参谋,并且身体多病,不愿劳力费神,就让石显帮他批阅奏章。
石显是个宦官。萧望之认为让宦官代批奏章不合法度,劝汉元帝不要这么做。但汉元帝离不开石显,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萧望之也因此得罪了石显。
石显诬告萧望之专权,建议将其移送司法。汉元帝傻了唧不懂移送司法是什么意思,以为就是问问话而已,就同意了。
第二天他见萧望之没来上班,就问石显怎么回事。石显回答已经被关入大牢了。
汉元帝又惊又怒,不是问话吗,怎么给下狱了。石显给他解释,移送司法就是下狱。
汉元帝不干了,下令赶紧放了恢复工作。石显说不能放,一放就说明我们抓错人了。您刚上任就闹出这笑话,让人知道了影响您的形象。事已至此只好将错就错,设法把这事遮掩过去。
汉元帝也是没主意的人,只好“从谏如流”将萧望之罢了官。
汉元帝心想我是皇上,能罢他官也能复他官。
过一些日子,汉元帝认为事情都过去了,打算重新启用萧望之。
石显岂能再让萧望之回来。他对汉元帝说萧望之对之前犯下的罪行毫无悔改之意,还说了很多有失体统的话。这种人应该把他送进牢里吓唬吓唬他,要不以后不服管教。
汉元帝说别真吓出个好歹来。
石显说不会。你放心好了,不过是说错话的小罪,我们自有分寸。
汉元帝同意了。
他这一同意不要紧,石显立即叫谒者(传令官)传令捉拿萧望之。他把汉元帝的诏书封上**给谒者,说这是皇帝的密令。谒者也不敢拆看,以为是皇帝钦犯,不敢怠慢,马上调兵包围了萧望之的家。这动静闹得比捉拿谋逆主犯的动静都大。萧家都吓坏了,以为犯了要满门抄斩的大罪。萧望之不愿受辱再死,服毒自杀。
汉元帝得知大哭,饭也不肯吃。他把石显叫来责问:你这事是怎么办的?石显一边认错一边辩解:我也不知道萧望之这么不经吓啊。汉元帝也无可奈何。
一个宦官把朝廷重臣乃至皇帝玩弄于鼓掌之中。【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