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中华世纪谈 > 4,神农尝百草
  距今1万年前后,发明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制陶业。人口开始大幅度增加,出现原始部落,进入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

  在农业出现之前,原始人实际上过的是游牧人生活,哪的野兽多、野果多就在哪安家,扫荡光了就挪个窝。反正安家也方便,不用迁户口也不用买房,找个山洞就住下了。等发明农业开始种植后,原始人就不再轻易挪窝了,开始趋于定居。庄稼成熟至少需要一年半载,至少收完庄稼再挪窝,要不白忙活了。

  在距今7500-9000年的河南舞阳的贾糊遗址发掘出水稻的种子,说明中国的远古人至少在那时就已经学会种植,开始农业生产。

  至于谁发明了农业,这个无从考证。

  按照西方人的传说,一个死人口袋里的几颗麦粒发芽使远古人受到启发开始人工种植。按照中国人的传说,“神农氏尝百草”发明了农业。

  神农氏尝遍天下所有花草,据说曾一日中七毒差点死掉。经过一系列测试和筛选,神农氏最后总结出来哪些植物是能吃的,哪些是不能吃的;哪些是能治病的,哪些是要人命的。从此,麦、稻、粟、高粱等五谷杂粮开始进入人们的食谱。

  神农氏尝百草不仅找到很多食材也找到很多药材。他不仅发明了农业也发明中医药业。他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药品人体测试志愿者。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只知道吃不知道种。五谷杂粮、瓜果梨桃都是纯野生的。人们还不知道这些东西还可以人工种植。

  传说有一天,神农氏看见一群人在大吃二喝之后,吐了一地的瓜子、果核。过了一些日子,那片地里伸胳膊挣腿地冒出了许多新芽。

  神农氏于是受到启发,开始研究人工种植技术。后来发明了粮食、瓜果、蔬菜、草药的人工培育方法。他手把手教给族人,“挖个坑,埋点土,数个一二三四五……”。人们从此学会了农业耕作。

  神农氏作为中国农业和医药的始祖被列为“三皇”之一。

  “三皇”燧人氏、伏羲和神农氏都是对人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伟大发明家。

  “皇”的本意是光辉。“皇”字上面的“白”象征火焰,下面的“王”表示灯台和灯柱。后来又引申出“至尊、天神、君王”的意思。

  这三位伟大发明家的确像一盏指路的明灯,指引着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自从有了农业,人们的日子开始好过起来。耕种、打猎、捕鱼三管齐下,食物有了保障,生存不再成为问题,人口开始大量繁衍。

  为了寻找适合耕种的土地,人们钻出山洞,爬下树巢,离开原始森林来到平原,“辟土以种食,辟草以结庐”,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

  原始人也从此改叫现代人。

  神农氏一族是怎样的生活场景不得而知,但是跟他们差不多同时代的半坡人村落被挖掘了出来。神农氏生活在宝鸡一带。半坡人生活在西安一带。两地相距仅仅300多里。

  我们来看看半坡人是怎样生活的。

  先说住。半坡人住的是半坑半棚的地窝棚。因为他们还不会砌砖垒墙,所以就在地上挖一个坑,上面支个棚。人钻进钻出就像个地老鼠。为了加固保暖,棚顶都抹了稀泥。一片地窝棚聚在一起,乍一看像进了坟地。

  当年的红卫兵上山下乡没地住,就挖这种地窝棚凑合,半天工夫就得,并且冬暖夏凉。汶川地震时也有灾民临时挖地窝棚过渡。地窝棚建设周期短、造价低、经济实用,是绝对的经济适用房。

  半坡也有极少量平地而起的建筑,但因为那时的人还不会垒墙,所以地面建筑只能叫棚子。

  在村落四周,半坡人挖了一圈壕沟,既防野兽袭扰也防外人侵入。这是古代最早的防御工事。

  再说吃。既然古人转型农业,吃自然是以粮食为主。半坡人主要种小米和黄米,那时叫粟和黍,也种些白菜和荠菜。

  那时已经有了陶器可以煮饭吃。

  中国远古人在两万年前就已经学会烧陶,也就是说在学会钻木取火后不久也学会了烧陶。学会玩泥、学会玩火就很容易学会烧陶。烧陶是很简单的一件事,用泥捏出一个形状扔到火里烤就做成一件陶器。

  考古发现的早期陶器的陶片厚薄不均,明显是手捏的。新时期时代晚期才开始出现转轮制陶技术。

  以前原始人主要是打猎吃肉,搞熟食物通常是用火烤,用不着陶器。现在开始搞农业了,吃米吃菜不能用火烤,生吃又拉肚子,人们开始使用陶器煮熟。半坡出土了很多陶制的锅碗瓢盆,说明半坡人使用陶器煮蒸食物。

  半坡人也吃肉。但半坡人吃肉不再单纯地依赖狩猎。他们已经学会圈养动物,开始了原始的畜牧业。他们把吃不完的猎物圈养起来作为青黄不接时的储备粮,通常会养些鸡狗猪之类的动物,但是也在尝试驯养像牛马之类的大型动物。

  在半坡遗址发现了两座围栏和一些猪骨。在出土的陶器上也发现猪的图案。看来原始人比较喜欢养猪。猪不挑食,好养活,长膘快,出肉多,并且繁殖力强,一下一大窝,通常被当做家庭养殖的首选。

  “家”字是一个宝盖头加下面一个“豕”。 宝盖头代表屋顶。“豕”就是猪。意思是有房住有猪养才叫一个家,老婆孩子倒是其次。

  半坡还出土了一个石磨。说是磨其实就是一块石板,配一个石头做的擀面杖。驴拉的那种磨盘可能要等驴发明了再说。半坡这个磨大概也只能去谷壳之用,磨面估计费点劲。

  半坡人种菜,但不知道他们怎么吃菜。陶器不能炒菜,只能煮,或者腌菜吃。

  半坡遗址没有出土盐。不过半坡所处的时代已经出现了盐。

  据说盐也是神农氏发明的。神农氏有十大发明,除了前面说过的五谷和中药外还有煮盐之法以及农具、集市、麻布、弓箭、琴瑟、历法等。

  既然神农氏部落会煮盐,煮盐之法也应该能传到仅有几百里之隔的半坡。即使得不到煮盐的秘方,半坡人也能通过集市交易获得盐。

  关于神农氏的十大发明需要补充一点。这十大发明可能是神农氏的个人成果——如果真有其人的话,也可能是中国早期农民的集体智慧。神农氏既是一个人名,也是一个部落名,更代表着一个横跨数千年的时代。这个时代从一万年前发明农业开始,到五千年前炎帝出世为止。神农氏的十大发明其实是神农氏部落五千年发明的汇总。

  半坡文化距今6800多年,处于神农氏时代的繁荣期。

  言归正传,说完吃了再接着说穿。半坡人穿衣已经开始穿麻布做的衣服。不过那时的麻布只是现在麻袋片的水平,粗线大孔。因为那时还没有发明纺车、织布机,只能跟编草帘子一样把麻丝编成布。然后用骨针缝成一个筒套在身上。

  半坡没出土一件麻布的衣服,但有的陶器下面有麻布的印迹。

  陶器上还留下一个半坡人的指纹,这个是比较难得的。观察那枚指纹,汗孔比现在人大。看来那时的人虽然褪光了毛,但粗大的毛孔还在,皮肤比较粗糙,比不得现在人细皮嫩肉。

  最后说一说手工业,也就是原始的工业。

  在铜铁等金属发明前,石头、兽骨仍是神农时代人们制造工具和武器的主要原料。

  锄头、镰刀等农具也是石头做的。可以想象用这些又沉又钝的工具工作会是多么吃力和效率低下。石制工具容易损坏。生产工具的作坊想必很忙。

  出土的骨制箭头说明当时人已经开始使用弓箭。弓箭的出现为当时人提供了远程杀伤武器。猎人不必跟野兽贴身肉搏,躲在远处就能发动攻击。 比方捕鹿,鹿非常机敏,猎人很难靠近,这时弓箭就派上用场。猎人可以隐蔽在远处,在猎物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发动偷袭,一箭封喉。

  制陶是原始人另一项重要工作。半坡出土了多个陶窑和大量陶器,说明制陶已成为规模化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半坡人生产的陶器不仅有颜色还有各种装饰花纹、人或动物图像,甚至有类似文字的符号。这说明半坡人不仅开始艺术创作,也开始创造文字。

  按古代神话的说法,文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的。但事实上在黄帝之前的多处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类似文字的符号。虽然这些符号因为数量太少无法破解,不能肯定就是文字。但考古人相信,这些符号即使不是文字也是文字的雏形。仓颉至少是在已有的雏形文字的基础上发明了文字。

  半坡还出土了一个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埙。埙的模样像一个带眼的陶制葫芦,能吹出都瑞咪发四个音。看来半坡人不但擅长搞艺术还擅长搞音乐。

  按照古代神话的说法,埙是黄帝的曾孙子帝喾发明的。实际上埙早在帝喾出世前几千年就出现了。

  中国最早的乐器是贾糊遗址出土的骨笛,能吹出七个音,比半坡的埙至少早出1000年。

  半坡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田织布,养猪喂鸡,跟现代农民的生活没多大差别。那个时代的人的身高、脑容量也跟现代人差不多,只是寿命非常短,平均寿命只有20多岁,活到50岁就算长寿了,没有超过60岁的。

  半坡人是中国早期农民的典型。其他地方的远古农民也大致是这么一个生活状态。

  农业给远古人带来新的食物来源,但可能是产量问题并不能完全代替渔猎和采集。远古人种植、采集、打猎、畜牧、捕鱼数管齐下才能保证填饱肚子。

  半坡人所处的时代是传说中神农氏诞生的前夕。有人考证神农氏生于公元前4094年,也就是距今6100多年前。如果这个日期是准确的,那么神农氏发明农业的说法就不准确了。因为在神农氏出世以前农业就已经出现了。

  所以说神农氏的所有发明应该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神农部落的集体智慧结晶。而神农氏是这个部落最伟大的酋长。神农部落的族人向山西、湖南、湖北一带迁徙的过程中把农业带到了当地。当地人误以为农业是神农氏发明的。

  不管怎么说,农业的发明和普及使远古人的生存问题得到了解决。【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