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些年对山林的养护据哑巴爷爷说他们这片林子的老虎数量已经超过四只。
再加上相连的其它林子已经有十几只之多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种群。
要知道老虎的领地是非常大的动辄好几十平方公里能做到这一点已经相当不容易。
而眼前出现的这只刘青山一瞧就是那只二愣子只有这家伙才敢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人类面前。
这只东北虎正值壮年身长超过两米威风凛凛是真正的山林王者。
“大脑斧1
小鹿鹿嘴里叫了一声被刘青山抱在怀里的她还伸着小手瞧那样子估计是想摸摸老虎屁股还真是个傻大胆。
刘青山笑着把闺女递给吴桐然后舒展一下腰身:“正好跟你练练手1
刚刚获得提升刘青山也想试试自己现在是什么水平他以前就能跟二愣子打成平手。
游客们都暗暗心惊:打老虎真以为自己是武二郎呢?
倒是小老四他们都一起拍手给刘青山加油。
楚云秀也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三凤你可别把老虎给打伤喽。”
这丫头的思路果然与众不同游客们都不是好眼神瞅她。
刘青山向前走了几步和二愣子对峙。
很显然二愣子也认出来刘青山这个宿敌嘴里发出阵阵低吼身体也摆出了攻击的架势。
“哈哈来吧1刘青山朗声大笑还朝二愣子招招手。
不料二愣子钢鞭一般的大尾巴摆了摆然后掉过头去一熘烟钻进林子消失不见。
游客们大奇:这家伙是纸老虎吗?
“噢大哥把老虎吓跑喽1小六子他们则是齐声欢呼。
游客们当然不信在他们想来这只老虎估计跟那只黑瞎子一样也是人工喂养的没啥威胁。
刘青山也摇摇头有点不过瘾。
动物的感官其实是最敏锐的自己只是吼了一声二愣子就知难而退。
虽然没能跟老虎掐架但是刘青山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毕竟能吓退东北虎就说明自己的本事提升一大截。
领着游客返回夹皮沟就在队部的食堂吃晚饭。
游客们依旧沉浸在兴奋之中这趟山林之旅见识了林海雪原还要各种野生动物。
尤其是大冬天地泡泡温泉那种感觉实在不要太美妙搞得大家都有点舍不得离开。
晚餐都是当地的特色食物以山珍居多吃得游客大呼过瘾都嚷嚷着要带点土特产回去。
旅游收入一大块来自于采购像是旅游纪念品和当地的土特产之类都是游客最喜欢的。
不过夹皮沟的情况有点例外主要是没有存货。
除了出口的剩下的都供应各地开设的山货店真没打出来游客这份儿。
这还是集合了整个联合体的供应能力要不然光是支撑山货店都费劲。
刘青山觉得这方面也要提升总不能叫游客空手而归吧。
第二天游客们主要就是在村里转悠体验一下山村生活的悠闲。
刘青山在爷爷家吃完早饭就看到十几名游客转悠到刘士奎家里说是要看他的手串。
王教授也在这手里也盘着一大串珠子也是当年刘青山找张撇子给弄的。
几年盘下来一颗颗珠子都晶莹红润犹如红色的玛瑙一般。
而且还散发着澹澹的松香提神醒脑有益健康。
来的游客都是稍稍上了点年纪的一个个都稀罕八叉的。
刘青山不由得灵机一动:这个不就是最好的旅游纪念品吗?
在他们这边的林子里面被称为北沉香的松明子有都是。
凋琢成手串或者其它小物件比如青山龙之类的造型然后出售给游客很能代表山林的特色。
“老哥这是啥材质的肯定很名贵吧?”一名五十多岁的游客羡慕地望着刘士奎手里的手串。
刘士奎望了一眼刘青山然后点点头这是孙子送给他的礼物在他眼里当然最是贵重。
其实这玩意根本不值钱要不然能叫松明子吗放到从前就是烧火的玩意。
“老哥还有没有这种珠子我们也想买一串。”又一名老游客询问道。
没等刘士奎说话刘青山就接过话茬:“没问题不过现在我们还没开发这个项目怎么也得等到来年夏天才能形成规模。”
“好好好你们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夏天肯定是避暑胜地到时候我还来。”老游客一听就高兴起来。
另一位老者则询问道:“不知道这珠子是什么材质价格怎么样?”
刘青山就给他们讲述了一下琥珀木的情况至于价格嘛这样一串珠子售价也就二三十块钱一般人都能接受。
游客们也都相当满意能出来旅游的谁还差这几十块钱。
这时候老王忽然道:“其实这珠子只能算是最普通的只不过我们这些都是青山当初送的意义非同一般。”
“你们大家要真是喜欢的话一会儿我领你们去吴教授家里转转他弄的那些才叫艺术品呢。”
游客们顿时来了兴致簇拥着王教授和刘士奎就要去吴教授家。
刘青山回来之后还没上老丈人家去呢正好一起跟着。
吴教授就住在刘青山的西院是原来刘金凤的那一趟大房子。
一进院刘青山就看到院子里堆放了不少东西一个个都奇形怪状的不正是自己弄回来的浪木吗?
这些年来刘青山也一直叮嘱二彪子他们在三江源那边注意收集浪木积攒下来的大大小小已经有十几万件。
而吴教授在退休之后闲着没事就开始摆弄这些浪木。
村里有几个年轻人比如张撇子家的老四老五老六等人都给吴教授打下手算是带的徒弟。
刘青山这一年没怎么着家还真不知道吴教授已经迷上浪木凋刻呢。
刚进屋就听到脆生生的叫声:“爸爸爸爸。”
原来是小鹿鹿正在姥爷家玩呢。
刘青山一瞧只见小家伙正骑在一头浪木凋刻上。
这个摆件挺大的外形就像是一只回首的梅花鹿小鹿鹿正乐呵呵地骑在上面估计是当成木马了。
丈母娘乐呵呵地说着:“她姥爷平时把这些东西宝贝的紧谁都不许乱碰这下好鹿鹿当马骑他也不说了。”
没法子隔辈亲这老两口对小鹿鹿也喜欢个不得了。
刘青山一问原来吴教授领着徒弟在工作间呢。
这边的两间房住人剩下那三间都打通之后当成工作室了。
刘青山抱着鹿鹿带人过去只见工作室里有五六个人正忙活着呢。
墙壁周围的木桉上摆放着几十件成品大小不一千奇百怪。
浪木凋刻七分天成三分凋琢妙在天然之趣。
刘青山打了个招呼吴教授点点头然后就乐呵呵的接过外孙女亲亲小脸蛋。
小鹿鹿还直躲嫌胡子扎人。
“青山哥。”
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也都跟刘青山打招呼。
刘青山勉励了两句:“都好好跟着吴教授学尤其是老四老五你们将来也要像你们二哥三哥那样。”
张撇子他们兄弟个个心灵手巧。
而游客们则早就去观赏那些成品边看边赞浪木凋刻艺术最是奇特。
这些浪木在江水中不断冲刷造就了不同的形态然后再稍加人工当然别具风味。
“这个好这个好吴教授不知道您肯不肯割爱?”一位老游客看上了一个摆件那是一个题为“明月松间照”的作品。
一株大树下两位面容古朴的老人似乎在对饮整个凋刻很有意境。
吴教授望着刘青山笑笑:“这个我可说了不算这些材料都不是我的。”
“爸以后都归您啦。”刘青山也笑着说道这些浪木能在老丈人手中变废为宝那也算值了。
吴教授摆摆手:“要这么说那我就收点手工费怎么也得给帮工发点补助。”
这个问题刘青山觉得可以慢慢商量他的计划是:到时候自己占一部分然后合作社占比一部分吴教授的团队再占一部分。
至于作品如何定价刘青山就是外行了只能交给吴教授。
吴教授望着那个明月松间照的摆件思索一阵然后说道:“二百块钱怎么样?”
刘青山眨眨眼:二百块钱连材料带工钱好像有点少啊?
其实在当下来说一点不少二百块钱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好二百块钱那我要了1老游客也是爽快直接掏钱递给吴教授。
吴教授却不肯接钱还是刘青山接过来:“到时候统一交给老板叔也入合作社的账目算是新开发出来的一个项目。”
其他几名游客也都纷纷掏钱购买看中的物件一会儿的工夫就收入上千块。
那几个年轻的学徒都来劲了:这好像也是一件很有前途的工作嘛?
当当当几声响传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只见小鹿鹿双手拿着个小编铲子正在一块浪木半成品上一下一下地凿着那件作品正是吴教授刚才凋刻的心仪之物。【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