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子安的人生中还是第一次见到像舟山这样以港口和海贸为基础的岛屿城市不免感到十分新奇。而陶弘方等人大概也能体会到他的这种感觉所以接下来安排的活动便是参观岛上的各处建设成果这也正好能够满足朱子安的好奇心。
如果说杭州是大明统治时期繁华城市的代表那么已经由海汉治理了二十多年的舟山就正好可以拿来跟杭州的现状作一个横向对比。
朱子安首先感受到的明显差异便是基建方面与略显老旧的杭州城相比舟山的城区展现出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风貌。
民间对此时杭州城的城市建设形容为“十门三关一口井三山六岭九条街”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区域核心城市经过历朝历代的建设有着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城防体系水陆交通都十分发达可以说是江浙地区基建水平最好的城市之一。海汉虽然已经接管了杭州而且准备大兴土木修建新城但对于老城却基本保留了原本的风貌并未进行大拆大建的操作。
而舟山的规划与朱子安认知中的传统城市完全不同这里并没有修建高大的城楼和密布箭垛的城墙城区很自然地跟繁忙的港区衔接在一起中间并无任何显然的防御工事。
这里的路面也较杭州更为平整和宽阔一部分主干道甚至做了路面硬化处理看起来就十分高级。朱子安注意到这里的陆上货运主要依赖于大大小小的马车街道上随处可以满载前行的车队。正是得益于良好的交通条件由此也造就了杭州所不具备的运输便利性。
当然了由于此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所有的交通设施最终也都是为了海运服务所以真正的重中之重仍是港口和码头的相关设施。长达十里的港区码头上高达数丈的吊具空间庞大的仓库以及成百上千不断忙碌的港口劳工都给朱子安留下了深刻了印象。
而城区的建筑风格更是与杭州截然不同。如果说杭州的建筑是聚江南灵秀之风于一身那舟山可堪称这个时代各个文明建筑风格的大杂烩。
在这里不仅能见到传统的雕梁画栋的中式建筑也有风格简约线条明快的海汉方块式楼房除此之外充满东瀛风的和式建筑葡萄牙人带来的曼努埃尔风格荷兰人所钟爱的双折线屋顶和老虎窗这些五花八门的建筑风格就这样一齐出现在同一条街道的两旁让城区充满了异域风情。
“这个岛上的外国人在贸易旺季可能会有五六千人之多。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商人和水手舟山岛可以提供他们所需的一切。”
哈建义前段时间特地跑来舟山考察海军和造船厂在这边住了些时日所以此时众人当中要数他对本地情况最为了解便义不容辞地当起了导游顺便也给朱子安解说一下岛上的情况。
朱子安好奇问道:“刚才听各位谈论除了朝鲜、日本、琉球、安南这些离得近些的国家还有不少国家远在万里之外想必来此贸易的利润十分丰厚才会吸引他们不畏艰险来到这里吧?”
哈建义点点头道:“那是当然他们从我海汉国贩运回去的各种商品都不愁销路少则三四倍收益有十倍八倍利润的也毫不稀奇。”
说到这个话题可就是陶弘方的专业领域了他顺着话头接道:“每年在舟山完成的贸易当中有四成是与外国商人进行的跨国贸易所以你可以看到这里有很多由外国商人经营的商栈和店铺。对他们来说这里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可以源源不断地向他们提供财富。”
朱子安道:“如此说来想必官府也能从中获得不少税赋?”
陶弘方道:“获得税赋只是一方面贸易活动所带动的社会生产才是官府真正看重的东西。”
朱子安听得一知半解他不太明白什么叫做社会生产但又隐约能懂得陶弘方要表达的意思海汉官府所看重的不只是从交易过程中收取的税还有因为这些贸易活动所带来的附属效应。
这个道理并不难懂但朱子安不太明白的是既然有这么多的外国商人愿意汇聚到这里从事跨国贸易那为何在大明统治时期没有出现这样的景象?
朱子安将自己心中的疑问道出陶弘方耐心地继续向他说明道:“大明统治时期对海上贸易的管控非常严格所以绝大部分跨国贸易只能以走私的方式进行而这样一来官府无法从中得到实际的好处自然也无法让这些贸易活动得到朝廷的解禁。”
朱子安皱眉道:“既然有利可图朝廷为何不放开禁止发展跨国贸易?”
这时候哈建义重新接过了话头:“原因很简单因为朝堂上那些人没有掌控局面的能力。他们担心外国人会像倭寇一样祸害地方也害怕富起来的海商们会发展出实力可怕的私人武装。官府从跨国贸易中收的那点税好像远远不能平衡由此产生的风险既然无法监管所以干脆就一刀切全面禁止这样上上下下都少些麻烦。”
话很难听但事实的确是如此大明自朱元璋始便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农业而跨国海上贸易只会带来动乱所以颁布了严格的禁令封锁沿海港口。直到隆庆年间朝廷才开始逐步解禁但仍然只开放了有限的几处港口可从事跨国贸易同时对贸易活动征收商税。
这种严格的限制让大明失去了宝贵的发展机会而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却趁此阶段完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殖民和贸易布局对海洋的利用效率大大超过了大明。直到朱子安来到舟山岛上他仍然不明白为何海汉能将这里经营得如此繁荣而大明又是输在了何处。【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