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乐童认为此次乡试中存在的舞弊行为是扬州盐商试图收买乡试办官员为参加乡试的盐商子弟谋取方便。而乡试办官员也想趁此机会照顾一下自己的后辈。各路牛鬼蛇神汇集一起才弄出了当下的局面。而作为本地的主管官员不管之前是否知情石迪文对此都难辞其咎。
但石迪文却坚持认为制度的松紧尺度应该灵活掌握特别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放宽尺度可能会为海汉带来比科举考试本身更大的好处。
在白乐童看来无论是乡试办官员们的关系户还是扬州盐商的子弟统统都算不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如果睁只眼闭只眼放这些人过关那对海汉来说也是风险大于收益一旦被曝光不仅是科举考试甚至连官府的公信力也会遭遇危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两人的辩论没有分出高下但旁边的陶弘方却已听出了一些端倪开口问道:“石伯父听你的意思乡试办这个口子其实并非为了盐商子弟而开他们不过是适逢其会而已?”
白乐童看了陶弘方一眼心道你倒是跟我想到了一起接着这话头也提问道:“石伯父你一直力保乡试办的官员也不同意让我修改试题方案应该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吧?”
石迪文笑道:“你们这口气可有点兴师问罪的味道了!”
两人连忙道声不敢。哪怕他们今天就是揣着这主意来的肯定也不能在口头上承认这可是对长辈的大不敬。更何况这事中间还有诸多隐情没弄清他们也不敢将这一切都归罪于石迪文。
石迪文收起笑容沉声说道:“虽然我国已经取代了大明的地位但大明统治江浙地区的时间长达两百多年对于这个地区的影响力我们难以在短期内能够消除。今年我们保留旧有的科举制度说得好听是为了稳定民心选拔人才但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奈之下的妥协。”
“对于我国来说如何证明我们才是天命所归的正统让天下民众认可我们的权威是当下非常紧要的一件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得从方方面面去采取手段其中当然也包括了科举考试在内。”
“但只是保留前朝的科举制度就够了吗?事情可没那么简单要让民众服从或许不难但要赢得他们的信任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了。我知道你们很关注乡试的考题方案和乡试办的官员人选但你们很可能没有留意到今年报名参与乡试的生员规模与往年相比有多大的差距。如果有谁知道不妨说一说。”
陶弘方和宁子敬望向白乐童白乐童脸上不禁显露出羞愧的神情。正如石迪文所说他竟然不清楚这方面的情况因为他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这一块上但相关的信息本不应该被如此轻易地忽略。作为被执委会派到杭州督考的官员他在这方面的表现的确有些失职了。
石迪文将他们的反应看在眼里点点头继续说道:“那我就来说说官方统计到的数据。远了不说就说明崇祯帝登基后的二十多年浙江一共举办了九次乡试。在此期间大明一直在走下坡路尽管浙江是富庶之地文教事业还算发达但报考乡试的生员也是一次比一次少。到我们接管浙江之前的最后一次乡试报考人数仅有三千人。”
“这个数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少?但其实在全国范围内安徽、江西、江苏、浙江这几省其实已经是考生最多的地方了。而浙江每次乡试能中举的读书人也不过才百人左右。你们一直生活在三亚应该都知道我国需要大量有文化基础的人员来充实官员队伍但仅仅只靠海南岛的教育机构来培养人才就远远跟不上发展所需。所以执委会非常重视科举制度希望能够从原大明辖区内得到更多的人才。”
“但今年报考乡试的生员数量还是比我们的预计差了太多。小白这个数字你总应该知道吧?”
白乐童应道:“截止目前本次乡试共报名一千四百余人……”
石迪文点点头道:“你们都听到了这个数字还不到崇祯年间的一半而且这次乡试的报名范围可不止浙江一省之地而是整个东海大区!报名区域变大了但报名人数去下降了你们都说一说这问题是出在哪里?”
东海大区的辖区范围远不止浙江一地江苏、安徽也都有部分地区被划进了东海大区治下几乎是原大明统治区内最为富庶的一块区域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是十分可观。
宁子敬率先应道:“想必宣传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民众对于此次乡试的时间地点不够了解没来得及提前准备。”
陶弘方道:“或许一部分读书人对我国举办的乡试还心存疑虑不清楚我国的人才选拔标准不敢轻易尝试。”
“小白呢你有什么看法?”石迪文听完他们的意见转头又问到白乐童这边。
白乐童听了石迪文刚才所描述的情况其实心里也有数了以目前的报名状况就算不管最终能从中选拔多少合格人才这次乡试的影响力都远远达不到执委会的期望。至于原因白乐童大致也能想到一些。
“晚辈以为主要还是因为本地文人对我国仍然缺乏足够的信任所以导致了很多人对我国主办的乡试持观望态度没有积极参与的意愿。”白乐童此时情绪也冷静下来据实回答了石迪文的提问。
石迪文点点头道:“你们刚才所说都有道理问题就摆在这里那你们可有解决之道?”
白乐童迟疑道:“乡试在即就算当下拿出办法也来不及实施了吧?”
石迪文道:“来不来得及都不妨碍我们讨论解决办法。就算这次来不及实施大可用在下次。”【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