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回到北宋当大佬 > 第三百九十五章 甘大知州的一板斧
  圣友寺这边还在查封之中,几百军汉也在忙碌,拆除着塔寺之内所有与教派有关的东西。

  甘奇却已经直奔十字塔寺那边而去,身边依旧只有几十铁甲。

  利斯佳早已等在了门口,泉州城不大,本地人加上外国人,居民也超不过十万之数,当然,说泉州城不大是因为与汴梁作为比较对象,若是比一般州城的话,泉州城其实是算很大的。

  古代的城市,不论中外,其大小的规模,与社会的发展程度有很大关系。第一,就是这个社会的生产能力能支撑多少劳力脱产者,所谓劳力脱产者就是不需要体力劳动生产就能生活的人群。社会生产能力越高,能养活的劳力脱产者就会越多,那么城市居民自然也就越多。

  第二便是运输能力,古代城市的大小,与社会运输能力也息息相关,说白了就是运输能力越强,城市的规模就能越大。因为城市里的居民,需要来自四面八方的物资支撑,这些物资要运进城市,就需要极为强大的运输能力。人口一旦过多,连粪便的运输都是极大的压力。

  所以评价一个古代文明的发达程度,其实从城市规模就能看出区别。欧洲直到文艺复兴之时,最大的城市也不过几万人口。反倒是古罗马时代的罗马城,人口还比较多,根据西方不同的史学研究综合比较,古罗马城人口最多的时候,应该在三十多万到四十万左右。

  但是到了七世纪左右,罗马城的人口就只有五万了。罗马没落之后,欧洲再也没有出现过人口超过十万的城市了,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才出现了巴黎、佛罗伦萨等少数几个人口过十万的城市。

  有时候说唐宋的辉煌,仅仅是一个口头禅一般,甚至口头禅说多了,许多人还不相信了,觉得都是自吹自擂,甚至有人觉得城市人口多,并不代表什么。因为他们不知道古代维持一个巨大的城市所需要的社会能力,是远远超出想象的,所体现出来的生产力先进性,也是超出想象的。

  还有人为了解释城市人口这个问题,非要说古代欧洲人不喜欢聚居,就喜欢散养。这种强词夺理,就好像在说人类不喜欢享受,就喜欢劳动。这个道理能说得通吗?

  就如此时的泉州,古代的中国与世界,只有外国人主动往中国来的,只有外国人往中国移民的,没有中国人主动往外国移民的。

  中国,其实真的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国家,包容各种民族,宗教,以及文化。后世鲜少有人真正去研究自己的姓氏,其实很多人的姓氏里就包含了这个信息,他们的祖先也十有八九就是外国人。比如许多复姓就是外来的,慕容、尉迟、拓跋、完颜、耶律,不过这些还好,至少这些姓氏只算是最初的外族,按照国土而言,也算是中国本地的姓氏,追根溯源也是中国本地人。

  比如安、蒲、马、撒,这种姓氏,那很多就真正是外国人了,当然并非说一定就是外国人的后裔,而是说大量外国人进了中国之后,用了这个姓氏。

  华夏的包容也就在于此,华夷之辨,其实就是意识形态与文化之辨,并非血统之辩。这一点是一定要弄明白的,弄明白之后,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理解华夏,不失偏颇。

  你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想法与中国人一样,有爱国爱民之心,那就是一家人,甚至可以不论血统。你若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哪怕你是姓姒姓姬,那你也就不是中国人,血统再纯正,你也不是。

  就如甘奇此时面对的这个泉州,他心中所想,其实从来没有排斥某个人的想法,一来就组织落籍之事,也就代表了他心中所想。

  愿意当一个中国人的,落了籍,好好读圣贤,以后你就是泉州人了。为大宋行驶在大海之上,也是为国出力,当然也有前提,那就是安纪守法,和睦友好。

  有些人,脑后本就有反骨,几辈子养不熟的白眼狼,比如泉州蒲氏,那是要赶尽杀绝的。

  但是赶尽杀绝之前,得好好把玩一下,物尽其用。

  十字塔寺,不能要,这是甘奇心中的底线,所以甘奇到得塔寺面前,也不等利斯佳开口说什么,直接拔剑一声吼:“冲进去,拆!什么嘎德,什么圣母,都砸了。”

  甘霸抹着脸上的鲜血,已然往里冲去。

  这回倒是自在了,也看到有人拿着刀拿着剑,就是没有看到人上前来拦,而是到处躲避。

  还是泉州城小,小有小的好,小了消息传得快,知道这些铁甲军汉是大爷,知道这些汉子拔刀真要杀人。

  反倒是甘奇,又把剑收回了剑鞘,利斯佳正在甘奇面前不远喊着:“甘知州,小人有话要说,有话要说啊。”

  利斯佳只能这么大声喊,因为他近身不得,周侗一只手就把他拦在了甘奇十几步之外。

  反倒是甘奇忽然开口:“让他过来说话。”

  周侗把利斯佳放了进去,利斯佳到得近前,连忙开口说道:“甘知州,我等十字与蒲家的教派不同啊,我等乃是神在世间的福音,传播真善美,传播光明,是有利与百姓的。蒲家那是邪恶的恶魔,所以他们的塔寺可以拆,我们是正义的化身,我们的塔寺不能拆。”

  “哦,这么好?”甘奇好像有些不懂。

  “嗯,对的,就是这么好的神,创万物之神!”利斯佳又解释一语,带着笑意,带着神的福音来说服甘奇。

  甘奇点着头,疑问道:“你们的神,认识昊天上帝吗?”

  “啊?”利斯佳愣了愣。

  “认识盘古?”

  “啊?”

  “认识女娲?”

  “这个……这个……兴许他们几位神仙在以前是见过的。”

  “见过吗?”甘奇又问。

  “应该见过,应该是见过的,待小人回去看看圣经,说不定能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利斯佳也是无奈,先忽悠了再说。

  “那……也好。我看里面神像也拆得差不多了,明日,明日我把盘古女娲,还有昊天上帝请来,就供在你们庙里,你们也把圣经念给他们听听。既然认识,那就是一家人了。”甘奇混不吝答着,心中却想,妈卖批,你忽悠老子,老子也忽悠一下你。你要是能把十字教派发展成中西结合,老子就服你。

  “这……这样不妥吧。”利斯佳答道。

  “这有什么不妥?我们大宋的庙,那从来都是要供很多神仙的,佛道都是如此,佛家各种佛、各种罗汉,各种菩萨天王,道家供着各种上帝、星君、门神灶王爷的。哪里有一个教派的大庙只供奉一个神的啊?”甘奇这是一通歪理,其实就是正理。

  利斯佳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这就是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区别。

  此时头前,只见有铁甲军汉正在甩着绳套,如套马一般的动作,把绳套甩得高高,直飞高处,深套挂在了塔寺最高处的十字之上。

  一帮军汉拉着绳子,准备把那寺顶的十字给扯下来。

  利斯佳见得这一幕,连忙又道:“甘知州,万万使不得,万万使不得,神会降下惩罚的。”

  甘奇忽然问了一句利斯佳:“你在泉州,做什么营生啊?可也是海商?”

  利斯佳不明所以答道:“小人不是海商,小人乃是神甫,传播福音的神甫。”

  “啥也不做?就专门传播嘎德?”甘奇又问一语。

  “正是正是。”

  甘奇忽然眉宇皱松几番,说了一语:“搭个船,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吧。”

  “不,小人不回,哪怕是没有了塔寺,小人也要把神的光辉传遍世界。”这是利斯佳的回答。

  甘奇也是为难,又问了一语:“那……你去占城传道如何?占城那里,也有许多人需要神的光辉照耀。”

  “不,小人就要留在大宋,大宋岂是占城可比?大宋的人,讲道理,知礼仪,有道德,通教化,神就需要这样的子民。”

  这尼玛!

  甘奇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腰间,腰间有个皮套子,甘奇把手伸了进去,取出了一物,然后听得嘎吱一响。

  原来是火枪的击锤被甘奇扳起来了。

  利斯佳还不知道甘奇在做什么,只是看着甘奇,又道:“知州若是对神有兴趣,小人愿意为知州祈祷,愿知州沐浴神的光辉,只要信神,不论早晚,皆可不落地狱受苦。”

  “老子就去地狱了,说不定阎王爷见我立此大功,还给我个官当。什么十殿阎罗,生死判官的,兴许有我一席。”说完甘奇拿起火枪,对准利斯佳,还有话语:“第一次,试一试。”

  嘭!

  硝烟一起,甘奇挥着手,硝烟散去。

  甘奇也不低头看那血泊,只说:“还行。”

  转头:“把这里交给泉州禁军,去下一家。”

  周侗问道:“去何处?”

  “去那婆罗门,把人分个三六九等的婆罗门,罪孽最深。”

  十字已经被众多军汉用绳子拉了下来,周侗开口大喊:“呆霸,走了,去下一家。”

  泉州今日,似有大劫难一般,到处人仰马翻,到处一片混乱。

  却还有人拍手叫好,也是奇事。

  比如一个住在塔寺附近的老汉,此时出得门口,一边拍手一边骂:“好,拆得好,好好一个泉州,倒成了这些胡番的泉州了。”

  “老爷子,平常他们有钱有势的,还惹不起他们,今日倒好,来了一个新知州,都给拆了,妙极妙极。”

  “就是这些杀千刀的,我儿小小年纪,本在学堂里听圣人教诲,这些杀千刀的非要跟他说什么神啊神,这回好,嘿嘿……还是咱们圣人厉害,派了个甘知州来,哈哈……看谁家还有胡番的神。”

  还真别说,泉州从宋朝开始,文风极好,科举当官之人,几乎络绎不绝。许多有才之辈,一查户籍,都来自泉州。宋朝之时,泉州还出过状元,两宋之间,泉州一共有进士上千人,明朝泉州也有两百多个进士,清朝也出了两百多个进士。泉州历史上,一共出了六个文状元。内陆一般州府,还真比不上泉州。

  钱这种东西,还是有意义的,至少能提升教育水平。闽南人的名声,从宋开始,历朝历代都不差,文风鼎盛。

  甘奇是忙忙碌碌跑了一天,这泉州官场却人心惶惶,因为涂丘被拿下狱,许多人已然惶恐不安起来。

  拆神像的事情,泉州军汉们还在忙碌,而今连百姓都开始自发去帮忙了,特别是读书人家,家里供着孔孟,便拿着锤头斧子一家老小出门去,这也算是对孔孟圣人的尊敬。

  这些人家中,犹以蔡家最卖力气,蔡家祠堂,可是刚刚挂起了“进士及第”与“书香传家”的大牌匾,此番便要力挺圣贤。也好叫泉州之人皆知,他泉州蔡家是有进士的家族了。

  甘奇回到州衙,天已是黑色,甘奇倒也不累,坐在正堂,抬头看了一眼“明镜高悬”,吩咐左右掌灯,开口喊道:“带涂丘上堂。”

  甘霸带着几个军汉去了。门外围着无数的衙差小吏,都一脸惊慌往大堂里去看。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有知州直接把通判拿下大牢的事情?这大宋朝,也不是这样行事的啊?

  要说什么录事参军,什么都头指挥使,或者小吏差人,说拿也就拿了,通判可是官老爷,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正儿八经的皇帝钦点的进士。怎么就给直接拿下牢狱,还过堂来审?

  大宋朝可没有这般的律例啊?要抓官,那也得御史台出公文吧?

  要审官,那更是要御史台大理寺一起来吧?

  怎么甘知州就一个人做了主?

  众人想着,小声议论着,人头攒动往里面看着。

  几个铁甲军汉把涂丘往前拖着,此时的涂丘,官服也拖烂了,官帽也没有了,发髻也散了,脸上也肿起来了,像是挨了军汉的打。

  这哪里还有昔日那个泉州涂通判的威风?

  有人见得这般场景,又轻声问着身边之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这个……咱也不懂啊,咱也不明白,咱也不敢问呐……”

  “看着吧,看着就是,别乱说。惹恼了知州,便把你也拿下大牢去。”

  左右之人连忙闭嘴,这位知州还真是有点喜怒无常,早上出门还与涂通判有说有笑的,上午就翻脸不认人了,晚上就把这通判弄成个这般模样了,实非常人,得罪不起。

  却听大堂之内,惊堂木一拍:“堂下何人?”

  无有应答。

  “来人呐,打!”甘大知州,审案好像就这三板斧,应该是一板斧,一言不合,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