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害怕是这一段时间,他们一直都在担心的事情。
在北方的草原上,那些部落的百姓们如今都在赶着自己的牛羊。
活着比其他的事情都重要,至少他们不想参与到战争之中。
部落的头人们如今想的也非常的简单,他们要跟南方的人接触,然后获取他们的支持,壮大自己的部落。
这样的事情他们一直都在做,这事如今做的越发的大了,之前还偷偷摸摸的做,现在都已经正大光明的与南方来的商人交易。
最开始的时候是那些百姓们偷偷的交易,毕竟草原上缺乏铁器,也缺乏盐。
这样的利器,对于大明朝廷来说还是比较丰富的,更何况如今朝廷对于晒盐这一项工作有了最新的改善,所以盐是不缺乏的。
草原上的百姓,对于这些可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的东西是非常喜欢的,当然更愿意拿牛肉来换。
朝廷对于这样的事情还是乐于见到的,毕竟大明国境内对于刘洋的养殖还算是比较差的,有外面直接引进过来的,自然是最好的。
改善生活的草原百姓,如今虽然远离了战乱,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就不会受到战争的侵扰,毕竟朝廷这边,北方军队时不时还派出人去骚扰一番。
如今大明的军队愈发的强大了,在线上内部人员的交流沟通也让他们明确的知道,朝廷的军队是有一些缺乏的,但并不影响他们对整个战场的把握度。
之前一直都说要打一场战争,至少要一劳永逸,要让蒙古人不敢再南下。
只是这些事情似乎搁浅了一直都停下来了,暗地里到底做了多少操作,没有人知道,至少表面上,朝廷再也没有把这件事情提起来过,大家似乎都心照不宣。
兵部尚书齐泰在皇帝面前没有提起过这件事情,反而一直都在跟皇帝商量,关于西北河西南各地军务的调换,甚至是军队的改编工作。
北方遍地是肃王的领地,之前肃王妃来到京师的时候,四处活动,最后更重要的事是希望他们能够支持肃王在西北方的军事活动。
当然,明面上自然不会是这样,说的,只不过是肃王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在加大肃王领地内部的军事训练。
具体到底是什么情况,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过多的去探索这些事情,但这些事一直都是存在着的。
如今整个朝廷的军队,更加的像一个整齐化和简单化复杂化的方式呈现。
简单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越来越简单,朝廷对他们有绝对的统治权。
复杂是因为如今有众多的兵种组建,或者说以前那些隶属的各个部门呢?部队如今有着更加明确的分工与合作。
训导员这样的职位,广泛的在军中出现,他们不仅要帮助那些士兵们学习更重要的是注意他们的思想状态,至少要让他们不会对朝廷产生怨恨,更加忠心朝廷忠心陛下。
这样的事情他们已经轻车熟路了,甚至渐渐的总结出了一套关于士兵们如何处理思想状况的制式?
任何想要获得这份工作的人都需要学习这一门课程,然后在这里面加大研究。
皇明军事学院里面专门开展的有士兵心理学,这门课程是教导那些士兵们如何在自己的军事生涯中保持巅峰的状态,保持学习的心态,然后获取自己更重要的东西。
毕竟很多人都是通过父辈和祖辈留下的军职才走入军队的,但如今想要保住祖上的荣耀,肯定还是修马上获取的。
没有谁会忘记太祖高皇帝当年所做的事情,更不会忘记如今皇帝是如何对待这些人的,所以当他们有机会的时候,自然要把这一切牢牢的抓在自己手里,前提是皇帝不要带走他们的性命。
“咱们现在走到哪里了?”
“少爷,咱们现在离开京师已经半个多月了,快要到达楚王的领地了。”
远远的一条大路,如今向百姓们诉说着,朝廷现在有银子,给他们修建更加宽阔的道路,路边的行人也依然表达着这个愿望,毕竟修了大路,就意味着出去自由,来往,自由,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向往其他的地方。
原来是方中愈离开了京师,静现在竟然已经到了楚王的领地。
楚王在当年的平叛战争中,既不支持朝廷,也不支持燕王朱棣,毕竟隔的比较远,所以老老实实的龟缩在自己的封地里面,请时刻观察着外面的动向,但就是不出兵。
当然在最后平叛战争的状态改变之后,他也立马的举起了保护皇帝的大旗像燕王朱棣的叛军进攻。
不管他之前的想法怎么样,也不管在最后状态他是不是为了表现自己没有抛弃朝廷而做出来的样子,但他至少把这件事情做了。
所以对于朝廷如今这样的打算,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朝廷不剥夺她的王位,他也就无所谓了。
对于朝廷之前所给予的旨意,对于自己的四哥,离开了大明国际楚王,非常的清楚,可如今他不做事情,也不会牵扯到他。
“楚王,看来他们做得不错,楚王封地里居然已经有连通外界的大道了,说明地方府县对于朝廷的政策还是在时刻的贯彻始终的。”
方中愈看着外面宽阔的大道,这样说道,坐着马车,一路颠簸,虽然说出了京师,肯定是比不上近视的,可渐渐的有这样一条大道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他还是感觉到有些欣慰的,毕竟朝廷之前花费了那么多的力量,研制出了水泥又通过不断改善,让水泥可以快速的出现在修建马路的工程之上。
已经是付出了很大的力量了。
“是的,少爷,根据咱们手下人传递过来的消息,楚王虽然在之前,两面都不得罪,但是皇帝掌权之后,他也变得老实了许多之前不断的向皇帝示好,如今燕王已经离开了大明国境,楚王,如今表现出来的可以说是非常的恭敬了,毕竟听楚王府的下人来说,楚王并不打算离开国境,就算是做一个太平王爷,他也觉得很高兴。”
方中愈心里很清楚,朝廷肯定是希望第一代的王爷离开人世之后,后面的王爷最好是不要放在进市里面了。
这也是建文皇帝朱允炆所考虑到的,所以方中愈之前一直都在考虑怎样让这些王爷心甘情愿的放下自己在大明国境内的封爵,当然效果还不错,至少有两位王爷愿意离开大明国境,已经开了一个好头。
况且是王爷离开大明国庆之后,几位年长的王爷都有或多或少的想法,离开大明国际,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后路了,毕竟相比于之前自杀的湘王,他们已经非常的荣幸了。
唯贤者不封。
这是当初在皇家的会议之上,建文祝允文,向诸位王爷承诺的。追王爷在经过一番抗争无效之后,最后选择了妥协,他们愿意听宋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职业,将自己手中的力量放出来。
至于他们之后的子孙后代,能封个什么位置,他们已经不关心了,只要能够保住自己的地位,像目前这一切都是好的。
庆幸的是,他们还没有牵扯到什么政治风波之中,所以朝廷对他们也是睁一只眼闭只眼,只要不在自己的风景里做太多过分的事情,他们也不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让咱们的人查一查,看看是不是如之前所汇报的那样,如果确实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咱们就不在楚王境内停留了,直接向西北方走。”
方中愈想了想之后说道,其实对于他来讲,很多事情都不需要,纠结的太多,毕竟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如今离开京师,也是没有让太多人知晓,他有他的想法,只要不违背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意思,其实现在他的自由度还是挺大的。
大家都知晓方中愈离开京师意味着什么,可并没有谁敢在这个时候在,尽是做一些小动作之前的小动作,已经让他们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皇帝又贬谪了几位官员,而那些官员如今不是在华在南方监督坐船就是在北方前线吃风沙。
毫无疑问,这几人都是之前穿的太子,那些孩子的亲戚或者是家人。
他们有的身居高位有的位置虽不太高,但却特别的重要,朝廷对于这些牵扯在一起的家族,并不是很反感,毕竟还要依靠他们治理天下,打理天下,约束着他们,就已经很不错了,要是完全剥夺他们的生命和权利,最后带来的只是反叛。
“是。”
小12如今服侍在方中愈身边已经好几年了,之前也出去带了一些任务,现在成长得愈发的快了,如今再方中愈身边,也能知晓一些机密。
而是清楚的知道自家公子如今要去哪里?要做什么事?可有些事情他知道不知道,不知道里面的弯弯绕,所以他也不打算打听。
马车晃晃悠悠的离开了这里,在平坦的大路上,像这样的马车有很多,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之前还有人会去打听一下来的人是谁,但是如今方中愈显得非常的低调,跟着他们的没几个人,至于背后有多少人跟着啊,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其实你很安静,楚王的封地更加安静,这个时候楚王爷除了知道一些其他的情况以外,对于方中愈的到来并不知晓,毕竟他还没有锦衣卫那样的能力,将自己的暗探遍布楚王的封地。
这一切所以就像是那样变得特别的简单,没有谁会因为这件事情最后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而引起各种各样的猜测。
各地人马变动频繁,南调北调都属于很正常的军事范围,北方的军队,如今不仅仅养得起,他们自己更加的表现出了更多的素质,毕竟面黄肌瘦,是当不了一个合格的战士的。
现在的军队中已经不太可能出现私兵了,毕竟参与的人太多太多了,不说别的,管后勤的,管训导的,管指导的,管技术分析的,管参谋的这么多部门参加在一起,也就是说,除非他能够把所有的部门的一把手都变成自己人,否则的话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也就是说不太可能出现那种没有朝廷的旨意,或者是一个人可以带走一支部队那样的事情了。
这也明确的,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军队制度确实是不一样了,所以地方军队与边境军队,轮房助手的事情就变得理所当然,让那些没有见过血的娃娃兵去北方,是对他们最大的锻炼。
这样的政策一出来之后,其实很多人是觉得麻烦,无所谓的,但还是兵部上书,据理力争,皇帝在其中推波助澜,方中愈在后面提供情报支持,最后才让这件事情完美的制定下来,那就是各地的市民都要,至少要去边境,能防一次,接受最新的北方大营的安排。
北平如今是一个大的军事堡垒,北平附近的城市也是按照军事堡垒来建设的。
因为是服务于军事的,所以里面的各种各样的建筑就显得那么的粗犷,他们更多的是服务于军营里出来的士兵和整个前线部队。
所以整个城池里,除了服务于那些士兵所用的一些店铺以外,之前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如今都消失不见了。
朝廷还真不需要在这里做过多的生意,他们要的就是保障整个前线士兵们所需要的能源物资,武器装备。
如果从天空上看下来,会发现源源不断的马队,向北平这一座大的城市进发,更是因为觉得这里像一个军事交通线一样,所以那些百姓们才反而觉得更加刺激,有钱赚,有钱花是最重要的事情,至于中间的过程,谁会在意呢。
所以北方军与你忙碌的不仅仅是那些士兵们,更重要的是那些指挥官们,他们必须保证外来的士兵在这里可以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不会遭遇背叛和包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