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影侯 > 第0494章 大明朝廷的根基
  驸马爷的大帐里面,方良一直和他谈着话,当他说出来杀俘不详和杀降不详的区别之后,似乎驸马爷也理解到了他们的意思。

  “好,回去告诉你家少爷,这件事情我会认真考虑的。”

  他并没有直接答应,毕竟有些道理他懂,其他的人,可能不懂,况且大明一直以仁义之名降服叛军,现在要是杀了那些叛军的话,恐怕会引来天下人的非议。

  他并不怕背上这些骂名,但是朝廷不能,陛下不能。

  所以他还得把这件事做得更恰当一些,至少让老百姓安心,让天下人更安心一些。

  “这个。我会将您的意思转达给少爷的。”

  方良自然心里清楚,其实驸马爷这样说的话,恐怕已经是信服他的说辞,自家少爷就是这样说的。

  他虽然不太明白自家少爷为什么要传达出这样一个理念,但是多少也猜到了一些,自家少爷对于忠诚看的很重,背叛是不能容许的,况且十恶不赦的罪行,原谅也没有必要,既然如此,在如此庞大的军队面前杀几个人算得了什么?

  那些士兵们还得乖乖的听话,毕竟让他们桀骜不驯的话,很多事情是做不成的,大明幻夜骑就是其中的一员。

  现在他们的改变非常的大,是一支纪律,最为严明的,朝廷军队并不为过。

  “你家少爷真的不来北平城了吗?”

  似乎是思索了良久,他还是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驸马爷梅殷,很是看中他的那个侄子。

  京师里传来消息,他的父亲方孝孺,已经沉迷在,思想创作之中啦,除了最开始的关注以外,现在基本上已经完全抛开了之前的事情,放手让手下人去做,不过京师里目前也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他们的人基本上都离开了。

  朝廷,现在并不是一个空架子,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快速的为,平定燕王叛军,做好准备。

  所以各个部门都是在紧张的筹备中。

  可以说,这是大明朝廷运转得最为顺利的意一次。

  偷奸耍滑。

  恐怕得尝尝锦衣卫的刀。

  “这个,这个,我家少爷还真没说。我也忘记问,不过我觉得吧,少爷,如果真的想来,他会来的。”

  关于这一点,方良还不真不敢打保票,自家少爷这一段时间很是忙碌,一直在北平城,河北临城附近的外围转来转去,甚至有一次还到了边地去查看,那里是最接近蒙古鞑子地方。

  他都有些后悔放任那些人跟着自家少爷,要是少爷出了什么事,他难辞其咎,所以,对于那些护卫在他身边的人,他都是严厉的批评了一顿,毕竟他还挂着亲卫队长的名号了。

  自家少爷是要做大事的。

  至少他是这样认为的,虽然少爷从来没有提起过,少爷目前表现拿出来在平叛这件事心上以外,没有其他特别的想法。

  所以他特别关注的就是少爷一定要是安全的,之前那一次冒险做那样的事,他那时候挺后悔的。

  要是那一次,自家少爷真的出了什么意外的话,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

  他并不关心其他人的死活,他只关心方家人的。

  简在有关不出什么具体的消息,丰满也没音也没有问啦!

  “好吧好吧,既然如此,我也不问了。你们要是什么其它的想法就提前说,刚刚你家公子的建议,我也会慎重考虑的。”

  他现在还没有办法做主,也不想现在做决定。

  他心里很是纠结这件事情,如果是在以前,恐怕,他还能想一想,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她也没有这么多的考虑。

  也许在之前他想的就是一直进攻进攻,然后有一方失败吧!

  现在真的到了这个时候,他却没有想好怎么处理,燕王朱棣,毕竟那是他的四哥,是他老泰山的,亲子,是大明朝册封的藩王,燕王九大藩王中的一个。

  但是现在他确确实实是起兵造反,是谋逆之臣,是对当今陛下的不忠。

  所以一时间他还真没有想好要怎么处置。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们一直都是这样宣传的,但是这位王爷,范的确实谋逆大嘴。

  真的劝降成功了,又该怎样处置呢,这又是一大麻烦。

  中愈又没有明说到底要干什么?

  只是让他劝降,还要以他的名义,这就更加难以让人猜测了。

  “那驸马爷您先忙,我就离开了,看了有什么消息我会立马通知您的,您有什么事情也可以让我们的人来找我们,他们是知道怎样找到我们的。”

  方良告罪一声,恭恭敬敬的行礼,之后就离开了大帐,他还要去把现在的情况向方中愈说一声。

  毕竟这些情况还是要让公子知道的,他要是不清楚的话,后续的事情就没有办法做啦,所以,还要急急忙忙的赶回去,向他禀报着一的事情。

  在方良离开之后,驸马爷大战中的蜡烛都没有灭。

  似乎驸马爷一直都在考虑的事情,没有加,这样的事情,跟其它人商量,自己一直都在思考着,所以一直思考到深夜。

  这也有很多人都没有睡着,包括燕王朱棣,北平城内的燕王朱棣从南门回来之后,就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连燕王世子朱高炽,王妃徐氏的求见都没有得到他的允许。

  大和尚姚广孝也一直在门外,求见,却被告知王爷不想见他,至少目前不想。

  燕王独自一人呆坐在大堂里,大堂里空空荡荡,除了明亮的烛光以外,没有其他的东西,也没有其他的人,都被他打发走了。

  燕王朱棣从自己的衣衫里掏出来一样东西。

  那是一块玉佩,是当年他的父皇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送给他的。

  当年他刚刚离开京城,来到燕地驻守,父皇拉着他的手,告诉他一定要把燕地守住,不能放进来一个蒙古鞑子。

  当时他可是信誓旦旦的说一定不会辜负父王的,希望,会在燕地好好的驻守,大明朝的,守住那最危险的边藩之地。

  可是没有想到现在却因为自己的野心,将燕藩带入了万劫不复之地,今天的情况他也看到啦。

  朝廷的兵马跟以前不一样了。

  今天若不是最后,他们鸣金收兵,他们的手下一定会撑不住的,就开始他没弄明白对方,朝廷官兵是什么意思?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他想清楚,应该是梅殷。

  大明的驸马爷,他的妹夫。

  应该是心软了,所以才会在最关键是的时候,下令撤退。

  给了他和燕军士兵,喘息的机会,也许现在朝廷那边,正争论个不休,根本就不想在他身上花时间,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花时间。

  想到这里的时候,燕王朱棣的延伸,有些冷啊!

  没有想到现在居然已经成为了这样的情况,堂堂的燕王朱棣,大明最强大的藩王,当今圣上的四王叔,现在却一副非常落魄的样子。

  大殿里面的蜡烛时而明亮时而昏暗,照应着燕王朱棣,阴晴不定的脸,更是让人害怕。

  燕王朱棣的脸上的神情变幻的很快,应该是他想到了很多事情,而这些事情又跟他息息相关。

  从他离开京师到燕地驻守,在从他再从他的兵叛乱,奉天靖难。

  这每一次战斗,有顺利的也有失败的,而就在之前一段时间,他们甚至还打到了凤阳府就快要逼近了京师。

  然后在那一场大败之中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他的头脑里浮现着这一幕一幕的情况就像是放电影一样,将那些图片粘结在一起,告诉她这一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他又在这段时间内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越是安静的时候,越容易让人想起过去,不安的日子,现在燕王朱棣的心里就越发的不安。

  他害怕啦!

  今天他拒绝了所有人的求见,一个人静静的呆在这里,甚至连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妻子,自己最宠幸的大臣都不愿意见。

  有些事情已经做了,就不能改变了。

  明天又是一场恶仗,他在心里告诉自己,明天不能这样啦,他要找机会,改变这种现状,就算是不能讲朝廷的军队,完完全全打算,也要让他们尝到教训,燕王朱棣的兵,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他们也是骁勇善战的将士,他们也曾在战场上,击杀过敌人,他们也曾将,大明朝廷最大的敌人,蒙元鞑子,赶出了北平城。

  这些都是他们的荣耀,这是他们的荣光,这也是大明朝廷,最荣耀的时候,不容,任何人亵渎,就算是朝廷自己,也不行。

  他们竟然给朝廷留下了污名,就要由他们亲自来洗刷,这也是军中的规则。

  在这种情况下,燕王朱棣,也只能是想想很多还是有一些身不由己。

  明天到底会发生什么,他并不知道,但他只想这一切都会变得很艰难。

  就算是现在没办法改变,他,也希望在未来的有一天能带给其他人一些改变。

  他已经为他的野心付出了代价,这个代价是巨大的。

  有消息传回来,朱能和邱福统领的大军,遭遇了朝廷大规模的围剿部队,现在只有少部分逃脱,其他人要么投降,要么战死,总之,也许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欲望,所以很多人都想活的,但是愿望足迹却没有怪罪他们那些投降的士兵,就让他们投降吧,毕竟人的命还是最重要的,他也不能给那些人太多太多东西,既然给不了承诺,人家愿意有更好的前程,那他也就更没办法

  阻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所以既然别人这样选择他也没有太多的干涉,那些士兵们,跟着他已经把最痛苦的日子,过过去啦,苦已经吃啦,是该到了回报的时候,现在他们能活着已经是很幸运啦,既然如此,也没有人会怪着燕王朱棣。

  南下的数条官道上,越来越多的传令兵,在报捷。现在有的最新的消息,朝廷兵马已兵围北平城,歼灭了不少燕王的,叛军。

  沿途的百姓们是愈发的高兴,至少他们不用再担心祸事会降临到他们这里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灾害。

  战争往往给百姓事带来最大的痛苦的,毕竟他们还得靠自己过生活。

  虽然现在朝廷的政策很好,但是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一直白白的养活着他们,所以他们还得自力更生。

  新来的那些县官们,目前还在为朝廷做的事,是为百姓做的实事,这个时候盯着的人可多了,要是真想关的话,还得好好做,没有证据难以成吗,这也是他们得到的,要获胜了,而且朝廷缺的是人才,真正的人才,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来报效朝廷。

  方中愈当初写的大唐西游传那个故事也依然在人们口中相传,虽然现在已经停更了,但是之前的故事已经很吸引人啦,所以越来越多的百姓希望战争早点结束,然后去看一看,催促一下,方中愈将那个故事写完。

  至于是不是真的能将这个故事写完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去思考,但是有一点的是他们依然再等待着等待着方中愈回来就那个故事补充完整。

  在他们眼中,每天吃着好吃的,每天要玩着好玩的,看着最新的新闻就是最幸福的日子啦,至少他们不用担心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用为操心的事情操心,只要管好自己的应不算露的,就可以。

  大明朝廷给他们的事情,还是听陛下的,至少没有让他们活不下去。

  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战争,他们可能会生活的更好,在之前的土地上养活着一家人,养活着一大帮子为朝廷的赋税,添砖加瓦。

  他们只要好好的活着就行,这也是统治的根基,不可能放任自流,也不可能让他们,都太过,难过。

  大明一直就是那样,没有变,但大明却又一直在变,他需要更强的心胸去接待不同的人,也需要来接受这种变化,虽然有些人还不懂。

  这就是大明。

  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人们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