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三国之我是袁术 > 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
  贾诩性情阴沉,虽然这些年跟随袁术没出多少毒计,但是依然不改阴狠、行事不择手段的性格。袁术如此大的优势,充裕的钱粮物资和众多的文士书籍,贾诩早早就想到了培养死士,为袁术在天下四处布局。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人权不人权一说。在贾诩看来,这些孤儿能够活下来完全是袁术的恩泽,让他们为大楚效力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否则的话,这些孩子不是饿死就是死于兵荒马乱,如今他们的生活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思及自己幼年时同为孤儿在凉州的悲惨境遇,贾诩都觉得唏嘘。谁能想到汉室汉室弭乱到极致致使乱世之后,天下百姓竟然能遇到袁术这般的大治之主,生生在乱世之中釜底抽薪,另起炉灶重现盛世之象。如今的大楚,就是当年的文景之治也比之不及。

  “这些孩子中有资质为我所用的能有多少?”贾诩看着身边的老者低声问道。

  虽然这位老人无位无爵,但贾诩丝毫没有小看了他。此人自袁术幼时就服侍袁术,乃是袁家为袁术准备的班底。

  各世家之中都是这般,每位嫡系世家子弟都会被安排数名家臣陪同长大、作为羽翼。这些人虽然不多,但是各有所长,都是自幼被袁家作为死士培养,被安排到世家子弟身边后便以之为主、生死相随,死忠于其。其他任何人,就是袁家家主都无法改其心智。这就是世家的底蕴和气魄。

  袁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整体。强者自然成为嫡系主脉,而其他败者,无论是谁都将沦为旁支。袁术作为袁家嫡子,自出生起,就是作为袁家的单独一脉培养的。

  贾诩身边的这位老者就是袁术的班底之一,和纪灵一般。但不同于纪灵,他的长处便在于甄选人才,为袁术培养死士。虽然贾诩也长于心性,但术业有专攻,论起培养死士,还是袁家这种大家族出身之人来的有经验。

  “有二十三人心性能力都符合,还有七十五人稍差些,也可勉强一用。”老者也不虚言,直接道。

  院落之中学子不下三千之数,但是能入老者之眼的却也只是这些。

  “这九十八人我都要了。”贾诩直接道。

  “现如今大楚诸事和顺,天下也将一统,你还要这么多的人手干什么?”老者惊讶道。

  死士有诸多用处,而被贾诩要走的基本都是用作死间,潜入其他势力之中。曹操、刘备还有袁绍麾下被贾诩这些年陆陆续续安插的可是不少,虽然最多就是些都尉、百人将或者普通属官,但是也足以影响大局。

  如今大势在握的情况下,这些人自然不需要被动用。贾诩培养他们也不过是以防万一,而现在则是作为暗子,用于监视这些诸侯。

  “正是因为天下即将一统,所以我们更加需要尽快布局了。”贾诩语气凝重道:“这些人将被我安插于西南诸国和西域等处。另外还有诸多帝国,这些人根本就是捉襟见肘。”

  “你想的可真长远。”老者轻笑一声:“陛下知道吗?”

  “陛下自然知道。”贾诩道。

  “也是,陛下要是不同意你也不会这么做。”老者微微一笑。

  “可是要把手伸到那么远的地方,这些孩子能够派上用场吗?”

  贾诩道:“这就不用您老操心了。我早就已经安排人招募这些国家之人,而且暗中收买了不少当地的孤儿,已经训练有一段时日了,有空还请您老去掌掌眼。”

  “你的眼力不比我差,为何非要这般藏拙呢?”人老成精,老者已经是耄耋之年,见识过的人不知凡几,但是从未见过有像面前之人一样。深不可测,智慧浩若烟海。

  “我只是想安安静静的度过晚年,顺便为大楚尽一份该尽的心力。大楚能人辈出,也不需要我这个老骨头挑大梁。”贾诩淡淡道。

  “也是。也只有这样的你,陛下才会放心将这种事情交给你来做。”

  “阳光背后必有阴影,有些事情终究需要有人来做,有些黑暗终究有人需要背负,我就是最合适的人,不是吗?”贾诩微笑着说道。

  “陛下身边能有你们这些人辅佐,老朽也算放心了。”老者长叹一声道。

  “陛下志向宏大,我等自然会竭力辅佐其左右,略尽绵薄之力。”贾诩道。

  贾诩在这边躲懒聊天,而前来书院的袁术此时刚刚在书院内面对所有的士子演讲完毕。

  舆论的重要性、面子工程的重要性袁术非常清楚,作为主公、作为皇帝这些年,袁术是没有躬身做过多少公务,但是经常性的在各处演讲。

  书院、工厂、街区、田边,各处他都曾光顾过。官吏、士卒、士子、百姓,无论是汉人还是异族,他也都谈访过。

  袁术知道自己的能力,因此只是把好发展方向和脉络,具体的全部交由手下负责,他要干的就是确定自己的权威、收拢民心,维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学院里的这些士子可是大楚将来的中流砥柱,也是他这个天子的嫡系门生,他自然要更加重视。因此,时不时地他就要来溜达一圈刷刷存在感,给这些士子贯彻自己的思想,在他们心中刻上自己的烙印。

  一番慷慨陈词之后,口干舌燥的袁术发现跟随他一起前来的两个人都不见了,脸瞬间一黑。

  “两个混蛋,又都躲懒去了。”袁术暗骂道。

  荀攸虽然木讷,但至少不算太懒,其内政能力也是不俗,还能处理处理政务。而跟他一起来的贾诩和郭嘉俩货就纯粹是懒惰到一定程度了,能躺着绝不坐着。

  就他这演讲的一会儿工夫,俩人就窜不见了。贾诩躲在哪里袁术不清楚,郭嘉那厮十有八九跑去蔡邕和郑玄的家里偷酒喝去了。

  这年头的大儒可不好当,不但要有真本事,而且还要能打能跑,就连酒量也都不能差。没有个好的身体,怎么走南闯北授课?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在那种兵荒马乱的情况下,那腿脚和逃跑功夫可都不一般。至于酒量,在这个好酒的年代,你要是没有个好酒量怎么能扛得住别人的热情款待?

  因此,蔡邕、郑玄这种大儒都是好酒之人。以他们的声望和门生数量,搞来些好酒还不是轻而易举?因此就成了郭嘉的重点打秋风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