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这天,南京城许多街道上,出现了一种特殊人员。
他们手中拿着折叠的大纸张,背着大背包。
“华夏时报!华夏时报!”
“中原战报!中原战报!清军强攻山西,李闯节节败退。”
这些人一边大喊着,一边主动向过路的人派发报纸。
郭文东专门给这种人起了个称呼,称为“送报员”。
华夏时报?所有听到这四个字的人,都不知是什么东东,当听到中原战报后,许多人起了兴致。
送报员主动向过路的人派发报纸。
“这是华夏时报,今天第一次发行,以后每五天发行一期。”
每个接到报纸的人,送报员都会讲述这三句话。
民众们接到报纸后,看着报纸中那醒目的标题,都是天下大事,才知道,原来报纸就是这样。
报纸头版,全部都是报道天下大事,中原战况是最大事情之一,在最为显眼位置。
东林党被罢官,同样是大事件之一。
在某客栈的食桌上,三个士子凑在一起,在津津有味地看着报纸。
“清军兵锋直指大同,闯军出战数次皆失利,大同失陷在即。根据闯军和清军以往战绩分析,清军很有可能在10月底前夺取太原。”
报纸不仅有战况报道,还有相关的分析评论。
下一篇新闻,是关于清廷内部报道。
“建奴入北京后,多尔衮下达剃发令,因城内百姓激烈反抗,被迫中止,一旦没有力量与之抗衡,清廷会下达最终剃发易服令,不从者一律杀头。”
随后,三人议论开来。
“闯贼夺我大明京师,害死先帝,失败了也活该!”
“可建奴好像更加不好,要我们剃发易服,不剃发就砍头,那还了得,最是可恶。你愿意剃发么?”
“我可不愿意,真要是这样,我头发全部剃光做和尚去!也不要留下恶心的辫子。”
随后,看到了关于东林党的报道。
在报纸新闻中,罗列了东林党诸人的罪名,揭露其自私自利的本性。
三人并非东林人士,想不到东林党居然是这样的人。
在报纸的第二版,则是报道一些小事情,比如郭府土地佃户们的幸福生活;第三版则是某些名人撰写的文章,钱谦益这个名字,许多人都听说过,由他来带头抨击东林党,效果更加明显,更加有说服力。
在这天,南京城许多百姓,都看到了报纸内容。
对于酒楼、青楼等场所,送报员都会主动进去派发报纸。
现在报纸是免费,到了一定时间后,等民众熟悉和喜欢上了这玩意,再开始收钱卖报。
初次接触报纸,民众们都有着新奇感。
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谈论着报纸内容。
至于那些东林党,以及亲近东林的人,看到关于东林党的报道后,许多人破口大骂,甚至撕掉报纸。
南京识字率固然是大明最高,但仍然还有过半数的人不识字,郭文东早就有了相应的布置。
第二天,南京城内多处繁华之地,墙壁上贴着报纸,每处贴报纸地方,都有一个讲述报纸内容的人。
这是报社专门的职务,该职务称为“说书人”,负责朗读报纸内容,以及相应的解说,每人都是经过专业培训。
“清廷已经在北京下过一次剃发令,只是迫于还没有掌控天下,加之城内百姓激烈反抗,而被迫中止。一旦李闯被打败,清军便会南下,倘若大明无法抵抗,清军所到之处,全部都得剃发,否则一律杀头。”
现场围观的民众,全部都愤慨起来,纷纷抨击清廷的恶行。
当说到东林党的新闻时,大多数不识字的民众都相信了,相信东林党不是好东西。
在南京城内,有好几间郭府旗下的客栈、青楼,都有说书人驻点,解读报纸内容,同样吸引了许多人。人气旺了,进来听说书的民众,总有一部分要消费的,对本身的生意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郭府内,郭文东、马兰心、毛玲芝、东方均四人在一起,谈论着报纸发行方面。
毛玲芝开心一笑,说道:“夫君这招真管用,让整个南京的人都知晓东林狗的丑恶嘴脸。”
郭文东说道:“这叫‘舆论’,东林狗掌握读书人群体中的舆论,而我要掌握天下的舆论。报纸在南京发行一个月后,逐步在南直隶每个州府设立分部,推广发行。”
东方均说道:“东林狗的声音,很快会被淹没下去。”
马兰心道:“帮忙打理报社事务,我以后也不会觉得无聊了。我要撰写一篇文章,在下一期刊登。”
谈到开心的地方时,四人都大笑起来。
郭文东已接到了黄德麟的报告,东林党的几个主要人物,已经到了无锡东林书院。要是他们还敢召集人员造谣,郭文东就以朝廷的名义,名正言顺去烧掉东林书院。
————————
无锡城,东林书院几乎无人不知。
九月上旬这天,吕大器、高弘图、姜曰广三人讨论着,在书院聚众讲学。
谈论还没结束,一个学子跑了进来,书中拿着大纸张,姜曰广认得这人,是东林在南京的学子。
只听学子大声道:“三位先生,大事不好了!初一那天,有人在南京城内派发这种东西,叫什么《华夏时报》。”
他把纸张递给姜曰广。
三人凑过来一看,首先看到关于中原战报和关于清廷内部的消息,三人均觉得这报纸是好东西,让人更清楚了解天下事。
当看到关于东林党的报道时,顿时惊讶了,再仔细看着内容,三人勃然变色,越看越是来气。
“这是谁印出来的?”
姜曰广大怒道。
学子说道:“学生问过发报纸的人,说是郭府的人印出来的,专门有个报社,就在郭府西南边不远。”
这下,三人更是气炸了。
高弘图道:“马士英这个挨千刀的,指使女婿去办这种事,这是不给我们活路。”
吕大器说道:“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召集江南的学子,还有未加入我们的读书人,号召他们一起来无锡,听我们讲学。只要读书人听我们的,我们迟早还有出头之日。”
三人很快就商量好了,派出许多人,前往苏州、镇江、松江、南通等地,通知当地的东林学子赶到无锡汇合,并且特别说明,让每个学子尽量邀请人数的士子一起前往。【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