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207章 咱不主动打仗,咱只是来修路的
  听孟尝说昆明黑夷居然能凑出六七百头役象,而哀牢白夷的役象总数更是超过一千五百时,李素的第一反应还是挺震惊的。

  大象原来这么不值钱吗?当初研发象犁象碾的时候居然都没详细侦查过这方面的情报。

  要是有那么多象,孟尝孟信不该这么容易就臣服才对,现在加强其实力之后,忠诚度似乎又值得警戒一下了。

  为此,李素不动声色地旁敲侧击追问孟尝孟信兄弟了几句,才弄明白情况。

  原来,“役象”和“战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战象都得是体重至少一万五千汉斤以上的成年公象,而且还需要经过专门的防受惊训练,不至于因为中箭和被刺伤就发狂乱跑。

  而“役象”是只要能让人骑乘、肯帮人类驮货运输的就了。所以昆明黑夷这六七百役象里,真正能打仗的战象只有一百五十头,也就占四分之一。

  这个数据还是比较靠谱的。相当于除了梇栋县这个孟尝的核心老巢要承担数倍的养象负担外。其他秦臧、连然、青蛉、云南等县每个县也就养几十头象,摊下去每个乡不过十头、每个村子一两头。

  在热带雨林气候地区,每个村子散养一两头象是不必费力给大象专门准备食物的,随便砍点灌木丛,尤其是芭蕉树棕榈树之类的,茎叶都能吃。再多的话就不划算了,毕竟大象胃口太大,专门为象种食物太亏了。

  李素后世也看过战史数据,知道最晚到1940年代,云南都还有养战象的。当时为了保卫滇缅公路跟日军作战,有本地土司在怒江战役出动过战象,一个县的土司就能战死几十头战象,还有人改编修饰成之后写进语文课本。可见云南大象的饲养规模一直是保持在不错的规模水平。

  可惜战象这种东西运输太困难,狭窄地形也无法作战。而且到了北方还得专门为大象准备食物,不如热带雨林这儿无成本养殖,应该是没法用来打仗了,最多稍微弄几头当当仪仗队,显示一下汉中王“蛮夷臣服”的威仪。

  大象容易怕火怕巨响惊扰的缺点,就算现在北方军阀还不知道,将来最多打一两仗也就学会了,这就是个一锤子买卖。

  ……

  彻底摸清了昆明黑夷和哀牢白夷的象兵战斗力后,李素对于能否用利益说服哀牢白夷的蛮王酋长们直接臣服,反而愈发心存疑虑了。

  因为他也知道,越嶲蛮王高颐派人助贼后,李素并未出兵将高颐平灭,肯定会在其他远方蛮夷心中留下一颗首鼠两端的种子。不敲打一下,不服的人肯定还是有的——

  说不定他们会觉得“孟尝孟信之所以怂了,是因为他们兄弟俩的根据地离滇池粮仓太近,所以怕汉军的武力进攻”。而其他部族不存在这个问题,也就没必要太怕汉军。

  不管怎么说,现在从新设的昆明县到梇栋县甚至云南县的运粮道路,已经彻底被大象施工队平整了。从昆明到不韦的累计九百里路程,前四百里都可以用牛马车运粮运货。

  离开平整土路区之后,折向西北再走二百里不能通车的坑洼颠簸丘陵道路,就能到哀牢白夷的老巢楪榆县(大理),从楪榆再折向西南走三百里,才能经博南抵达永昌郡治不韦。

  李素要想再往前修路,必须对哀牢夷的酋长进行招降和交涉,否则就越境修路、修出孟尝的势力范围了。

  正月二十日,李素派出了快马使者,前去楪榆县招降谈条件,许诺贸易利益以及帮他们进行梯田、象犁等技术转让,换取蛮夷归附。

  同时,还要求他们尊奉朝廷新封的永昌太守李既(李颙的儿子,李恢的父亲),接受其对各部纠纷的仲裁管辖权,但各部的族内事务依然可以自治。

  使者二十二日抵达了楪榆县,得到了内附哀牢夷第一大部祝融氏的族长带来洞主接见(注:演义里诸葛南征时,孟获的小舅子、祝融夫人的弟弟是带来洞主。但因为“洞主”就相当于酋长/土司一样只是一个职位,不是名字,所以祝融的父亲、爷爷也是带来洞主。目前这个带来洞主算一世,诸葛南征时那个可能是二世、三世)

  使者传达了要求之后,带来洞主倒也没敢直接杀使拒绝,只是委婉表示“朝廷任李既为太守,那是朝廷的事,哀牢诸部不会反对”,至于未来会不会真的听从李既仲裁部落间纠纷,明显是想打太极拳拖延,等真的有纠纷了再说。

  至于要他们跟征西将军刘备合作的问题,祝融氏族的回答是“天下未宁,天子流离,远人惶惑,不知正朔”,也就是说皇帝都被抢来抢去,不知道皇帝说的话算谁的意思,所以咱只好谁都不听自己管自己的。

  这属于明着没有撕破脸,但其实已经非常桀慢凌傲了。

  临了,他们还找了一句借口,说是“道路不通”,希望李素先把孟尝和高颐干掉,打通到永昌郡西北部的最便利的交通要道,这样他们才好臣服。

  不过,也正因为带来洞主没敢杀害李素的使者,所以使者得以继续去比苏、嶲唐、博南、不韦等县传令结纳。可惜比苏、嶲唐两县的哀牢夷蛮酋木鹿大王、乌戈大王也同样跟祝融氏族一个姿态,不归王化。而动机也果然是因为他们看到“连高颐都还活得好好的,我们怕什么,还是自己做土皇帝没人管更爽”。

  只有到博南县时,才好歹遇到第一个有三万户以上、十几万人口的哀牢白夷族长,朵思大王,肯臣服刘备新封的太守。

  (同理,这里的木鹿大王、朵思大王和乌戈大王都算一世,诸葛南征遇到的是二世、三世)

  至于到了不韦县后,一切倒是非常顺利,因为李素的使者遇到了李颙一家。李颙已经七十好几,退休多年,听说征西将军带着朝廷印绶来册封他儿子李既接任永昌太守,李颙感激不尽,带着全部儿孙跪拜谢恩,领受封赏。

  而李既也立刻表态,说他听说了李素有邀请臣服的昆明夷蛮王送儿子到江州跟着当世大儒蔡邕的弟子学习,所以他也请李素念在大家都姓李的份上,把他还未及冠的长子李恢也带去,好好接受接受优质教育。

  当然了,李既这么表态,倒不完全是为了交出人质让李素放心,毕竟李家本来就是朝廷派遣的流官,是汉人读书人家,他们是真心珍惜优质教育资源。到江州能拜到蔡邕一门帐下当弟子,那可是多少“学区房”都换不来的。

  幸好李素的使者在来之前就被李素吩咐过,知道这些事儿可以答应,于是就恩准李家所有不满二十岁的少年人,都可以去江州,跟着顾雍念书。

  搞定了这一切之后,李素的使者快马回到孟尝控制的云南县时,已经是二月初了,他立刻把此行出使诸部和笼络李颙一族的情况,跟李素禀报了一番。

  “哀牢夷居然这么给脸不要脸?都督都许了那么多好处了,他们还不肯合作?”听到回报时,居然还是孟尝、孟信兄弟觉得不可思议。

  毕竟他们是亲眼看到李素“千里辟毒涉泸水而来”、“造象犁梯田”等神迹的,他们觉得投降李素太划算了,而且李素从头到尾都不干涉他们族中内部事务的管辖权,只要对外听刘备调遣就行,这有什么不好?

  李素反而是见怪不怪了,闻言冷笑道:“果然还是咱的威名和善名都传播得太慢了,不能让那些远人敬畏到骨子里,行,既然他们不服,就成全他们。”

  孟尝闻言,心惊肉跳了一下,连忙表态:“都督可是要武力讨伐祝融等部?我们孟氏愿意……助兵五千人——还请都督谅解我们苦处,去年被景毅蛊惑,连损失带收编,我们已经折损了五千人马了,而且这个冬天忙于劳役兴修,并未与民休息,如今又正是春耕,实在不能多出兵。”

  昆明黑夷总人数不过四五十万,男性壮丁也就十几万,五丁抽一可以抽出两三万人。但去年损失了五千,再按五丁抽一就只剩两万了。

  而主动进攻不比内线防守作战,只能抽调一小半兵力出击,剩下的预备队还要防御自己的老巢,再加上春耕再折半征发,可不就只能出兵五千。

  同理李素和关羽张飞的部队,这个冬天也没闲着,有的在训练,有的在小规模平叛扫荡蟊贼,还有些也参与了劳役大兴土木。要防守电池盆地这个膏腴之地,以及味县等交通要道,同样要总共留兵超过五千人。

  这么一算,真要讨伐哀牢夷,进攻用的作战部队也就出动一万零点。

  相比之下,哀牢夷有七十多万人口,就算有朵思大王等几个小部落大约二十几万人不跟带来洞主、木鹿大王同心,那么偏向自立的依然有五十多万人。他们要是也五丁抽一打内线防守战,抽出至少三万多战斗兵力是很轻松的。

  更何况如果涉及到部落的安危时,动员力度还能加码,真要是蛮王酋长有被灭风险,四个甚至三个壮丁拉一个当兵的临时措施也是有可能出现的。

  李素对于孟氏兄弟的表态,只是轻描淡写地摆摆手:“出征楪榆时你们肯出兵五千就够了,不过我还有个条件,如果哀牢夷先来进犯你们,防守战时你们可得先出点力。这总不会耽误春耕吧?”

  防守战是在家门口打仗,动员的耽误时间要短得多,打完仗就可以回去种田。

  孟尝见李素折衷认可了他的出兵规模,连忙表示:“那是自然,若是哀牢夷来犯,我们是保卫自己的家园,岂敢不死战。”

  李素:“那就行——放心吧,我不是好战之人,不会直接去攻打哀牢夷的,我会让士卒继续沿着云南县往楪榆县修路。用大象平地再修出几十里,他们就会自己坐不住的吧。”

  直到这一刻,李素也不想留下“别人只是因为不听我,我就直接灭了他”的名声,他希望起到示范作用,让其他还在观望的哀牢夷小部落形成一个认识:汉人就是来确保经商环境和修路的,汉人要的只是地方的安定,所以要把“部落间纠纷仲裁权”捏在手中。

  如果是汉人修路通过楪榆县的地界,导致楪榆县的哀牢部落进攻汉军,那就是哀牢人自己找死,所有的外交过错都是哀牢人的。而且利用敌人的轻敌打一场防守反击先消耗敌人,也比直接杀上门去轻松得多。

  果不其然,李素这样安排了没几天后,哀牢人就上钩了。【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