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擎国 > 第九十七节、日本的算盘
  各‘色’菜品像流水般端了上来,先是让人开胃的八个冷盘,日本人却以为这就是主菜,没办法在吃这个问题上,两国的差距更为明显,藤原连忙用日语微笑着和自己同胞们介绍,别看他对中原的餐饮文化也是半桶水,但至少比这些人要强上不少。其实这些个大名派来的代表是不是懂行并不重要,但是藤原已经看明白了,这是姜田要全方位的展示中原的强大,所以不能让这群土包子给日本丢脸。由一群服饰华丽容貌姣好的‘侍’‘女’将菜肴分盘,每个人都能尝尝到一小口,其实也不是姜田或是刘均定不让人吃饱,只是后边的菜肴还有很多,总不能靠冷盘就吃饱了吧?主菜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姜田知道日本人不仅胃口小,而且口味清淡,传统北方菜未必能让他们吃出感觉来,所以姜田引用了部分川菜(明朝川菜不辣)和淮扬菜的菜单,这对于馆的北来顺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是刘老头不仅接下了这个挑战,而且还在用料上发扬光大。

  淮扬菜不仅口味清淡南北适中,而且由善‘精’工细作,从原材料开始就‘精’细到底,对厨师的手艺考验相当的严格。三月份正好是情况不接的时候,各类蔬菜瓜果还没有上市,而狮子头之类的‘肉’菜有不可能出现在北来顺,于是各种禽类和鱼类就是餐桌上的主要菜品,当然主人也没有放过宣扬菜系的机会,主动添加了扒羊‘肉’与一道姜田教的八珍豆腐。这两道菜味道虽然厚重,但是并不浓烈,而且北方特‘色’浓烈,就算是日本人也被这种粗犷中带着细腻的味道所征服。其实刨除传统的扒羊‘肉’不说,八珍豆腐在很多地区的很多菜系中都有,只是做法和用料不一样,但基本上都是八样水、路珍鲜配上豆腐或炒或炖,取的就是豆腐的细腻与配料的鲜味,唯独姜田教授的这天津八珍豆腐与他人不同,乃是取没有压制的嫩豆腐(现代用内酯豆腐)裹粉炸出脆壳,再选用应时的水产和陆珍炒制勾芡最后淋在豆腐上,要求是吃到最后豆腐都要外脆里嫩,口味偏咸鲜但又带着点回甘,香菇之类的虽然味道浓烈却又不能抢夺虾仁、鱿鱼等海鲜的甘甜。可算是天津特‘色’菜中的招牌,想当初大多数来天津工作和学习的人无不回味。这个时代此菜还没有创造出来,姜田正好将特点告诉了‘色’狼,那厮也是个吃货,回来之后让厨师反复尝试,最终得到了姜田的首肯,于是在历史上就记载着是姜田所创。

  无论是淮扬菜的‘精’致清甜还是川菜的鲜香,以及北方菜的厚重。都吃得日本人大呼过瘾,要不是考虑到餐桌礼仪,这些人的吃相恐怕不比街边的市井小民好多少,配着度数不高的江南米酒,就连见识过中原菜肴的藤原都差点把持不住,好在他还记着自己是全权大使,记着请客的姜田必然有所求,否则他都想忘却身份的大快朵颐。别看这些人在日本也是贵族阶级,但是狭小的国家以及低级的生产力,注定了他们在饮食上的寡淡与粗糙,事实上后世所谓的日本料理,吃过的人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除了少数一些海鲜菜肴还有些独到之外,大部分放在中国都能引人发笑。甚至他们引以为傲的寿司与生鱼片,也是咱们宋朝流行之后才传过去的,后来中原人不再这么吃罢了。

  别看藤原‘精’神紧张,可是姜田却没说过任何官样的台词,就真的像是在宴请朋友一般和这些人把酒言欢,甭管语言上是否能够沟通,只要是几杯酒下肚之后,全世界的通行的语言就是勾肩搭背互相灌酒。当然这些人就算再没礼貌,这知道这个中国官员并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套近乎的,这一点上日本人的规矩更大一些。只是气氛融洽之后,大家最多也就没那么拘谨了,这不有个家伙就对珠帘之后的乐队产生了兴趣。

  “姜大人,不知此曲是否有名字?”就连藤原也对中原的音乐产生了兴趣。

  “此乃《‘春’江‘花’月夜》!”

  “哦……果然应景。”

  过了一会,曲子结束又换了一曲:“姜大人这又是何曲?”

  “此乃二胡曲《寒‘春’风曲》!”

  “嗯……果然不俗!”也不知道藤原是真懂还是假懂,反正某些穿越的曲子夹在在其间他也听不出来。

  总之这顿饭吃的宾主尽欢……这话好像也不对,其实藤原看似沉醉其间,但是他的‘精’神一直高度紧张,就怕自己贪杯误事被姜田问出一些不该说出来的话,至于他那些不懂中文的同胞就没有这个顾忌了,除了多看两眼那些面容姣好的‘侍’‘女’不太敢有无理举动之外,可以算是吃好喝好心满意足。这满桌的佳肴珍馐别说是摆盘‘精’美、鲜香怡人,就说那些牛、羊之类的家畜在日本都不是寻常能吃到的,恐怕就是征夷大将军也不是天天敢如此挥霍,对于这些最多是大名手下家臣的人来说,能吃上这么一顿丰盛的菜肴,就已经不虚此行了。

  酒足饭饱之后,藤原也没等来想象中的各种问题,姜田就像是真的来为他们接风洗尘,没有说任何关于两国贸易或‘私’下条约的事。其实这也让藤原暗中长出一口气,毕竟有些‘交’易只有他们俩人知道,并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到最后他心想说不定姜田也是抱着这个心思,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某些隐秘的条款。

  等日本人都告辞之后,姜田却站在‘花’园中仰天凝视,一直在暗中观察的刘均定这时候终于忍不住了,走过来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姜大人何故如此?可是我家招待不周?”

  姜田一听连忙摇头:“非是前辈招待不周,而是在下心有所想故而发呆。”

  “哦?不知姜大人可有什么明悟?”

  姜田笑着摇摇头:“非是明悟,而是看出了一点端倪罢了。”

  整顿饭姜田其实也没闲着,他之所以连这些所谓的随从一起宴请,就是因为他怀疑这些人的身份,别忘了藤原曾经来过一回,上次除了他之外就是一堆商人随行,现在还有个平三待在中国没走呢,为什么这次来访使团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据线报观察,许多人并没有商人的特点,藤原身边至少有十几人从没有过问过商品的行情,而是盯着各种铁匠铺询问金属的价格,总而言之这些人的行为很反常,所以姜田就发帖子请客,若是只有藤原一人前来,则证明他们真的是随从,如果来了一大帮,则可以肯定这些人不是天皇派来的。

  吃饭的时候,姜田虽然刻意的分开了主从的位置,他自己这桌只有藤原一人,但是多年的习惯下来,随从的桌子上还是看得出长幼尊卑,也许姜田不知道他们都隶属于哪个大名,但是绝对瞧得出来阶级划分,再加上这些人有的对字画感兴趣,有些则对音乐痴‘迷’,除了少数年轻的还多看两眼‘侍’‘女’之外,大多数都算是极有涵养的。这只能证明一件事,这些人的身份绝对不普通。

  听了姜田的解释,刘老头暗中点点头,其实他也在观察这帮倭人,虽然宴席之上没有他的身影,但是这难不倒身为地主的刘均定,通过他的眼睛则很明显的看出这些倭寇之中谁的身手好,谁压根就不懂武功。比如那个做为正使的藤原,看上去似乎是练过刀法,可是绝对属于‘花’架子的行列,至于随从之中则有几个让一生戎马的老家伙都心生警惕,这些人只是坐在那里就自然的流‘露’出一股杀气,这并不是说他们要对姜田不利,而是因为常年搏杀才造成的‘精’神状态,可是这和‘混’迹于官场的刘老头一比就落了下乘,因为那老家伙已经可以做到收放自如而不引人注意。让刘均定警惕的原因在于,这些人明面上开怀畅饮,但是绝对没有放松警惕,要知道这可是中华官员的宴会,明知道不会有人对他们下手,却依然保持着应有的清醒,可见这绝对是见惯江湖风雨的老油条。直到听姜田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刘老头这才搞明白,原来所谓的随从,其实是倭国军阀们手下的臣子,难怪一个个死人味道那么浓。

  日本人那边也一样,前脚进了驿馆,后脚这些本来走路都摇晃的日本人一个个突然‘精’神百倍,按照级别坐在厅堂之中看着藤原,而这时候的藤原也没有了心向中原文化的儒雅样子,眼神中冒着‘精’光。

  “诸位,闲话就不多说了,你们也看见了,中原人这次是要跟咱们炫耀财富,但是别以为他们会和明国的官员一样好糊‘弄’,这个姜田大人绝对是我们接下来的大敌!”

  藤原的话其他人并不反驳,他们这些隶属与不同家祖的人会聚集在一起就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暗‘潮’汹涌的反幕府联盟已经初见雏形。这时候坐在下首年龄最长的一个人说话了:“藤原大人说的,我等不太明白,不过我观察那姜大人气‘色’平和,不似‘奸’诈之人,却在宴席上总有种被人监视的感觉。”

  听他这么一说,另一个赶紧也搭茬:“不错,监视我们的不是那个姜大人,却绝对是个杀人如麻的高手,凭我的直觉整顿饭他都在盯着我们,想来是暗中保护姜田的‘侍’卫。因为我觉得对方并不像朝我们下手。”

  另外几个武功比较高的也纷纷点头,这种武人的直觉比较玄妙,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感受的到,修为不到达一个境界是不可能体会的。另外一些人则对这次宴会发表着各种看法,但说来说去最终都会回到原点,那就是他们感慨于中原的富庶,在日本就是小一点的大名都不敢天天吃白米饭,这顿酒席的‘花’费放在日本绝对是天文数字,更别提那些都不知道怎么制作出来的菜肴。

  “难怪商人们那么喜欢去明朝贸易,这中原的物产太令人垂涎了!”说话的人有意无意的看着岛津家的人,而对方则对此根本无视。

  藤原听出来这窝里斗的意思,萨摩藩的岛津家因为一直霸占着对外的走‘私’贸易,所以不仅实力雄厚而且见识颇广,事实上到了现代,长崎人在日本人的心目中也是洋气的代名词,那感觉就跟三十年代提起大上海一个样。所以岛津家一直都对那些小大名不屑一顾,若不是当年输了定国之战,他德川家怎么可能当上征夷大将军,而且就是现在这个联盟里,除了代表天皇的藤原之外,就数他们地位最高。

  为了维护团队的稳定,藤原只好开口说道:“诸君还是打起‘精’神不要自相攻讦,贸易之事自然有商人们去办,以后日本也会见到这些‘精’美的商品,但是别忘了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说起正事所有人端正了姿态,他们一直很好奇强大的满族骑兵为什么会输,而且还输的这么惨?答案显然是中华的士兵比满族更强大,对于他们来说,和中原学习战法并不丢脸,否则也不会出现“风林火山”这么搞笑的四字总结。在他们看来,定然是中原又发展出了更为先进的军事思想,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德川幕府,这些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会先进的知识,并且像当年遣唐使那样回国传播使得日本再次辉煌。

  先别管这些人的想法是否现实,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这种隐忍的‘精’神,也许很多民族和国家对待这个民族的时候感觉到的是惧怕,但只有中国人在看他们的时候除了憎恨之外还有些不屑。这也是有历史传承的,不论对错都是一种民族烙印了。唯独可笑的是有些人认为中日两国可以相安无事的睦邻友好,其实这只是一厢情愿或者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两国从高层到民众,都明白整个东亚容不下两个强国,而日本由于先天不足哪怕能争一时的短长,也不可能永远保持势均力敌的态势,所以后世的日本才抱着美国的大‘腿’不放,当然他们想放也放不开。如果世界上没有能遏制中国的力量,他们就会乖乖的转为拥抱中国。甭管是不是出于真心,反正不能让中原的强大朝廷把自己灭国,也只有市井小民才相信神风会永远庇护日本。

  于是还没等第二天姜田醒过盹来,日本人就急吼吼的找上‘门’来,说是为了感谢姜田的宴请,所以今天登‘门’拜访。可能是他们担心姜田有公务在身,去玩了会不在家中,所以才早早的过来,却没想到在大‘门’口看见一群学生模样的人三五成群的结伴而来。

  匆忙整理好仪容的姜田只能耐着‘性’子解释:“这些都是在下的学生。”

  藤原早就听说了姜田在开‘私’塾,只是没想到规模会有这么大,并且看这些人的穿着大多数非富即贵,自以为了解理学或者说了解中原文化的他,马上就联想到了这是在建立师承关系,尤其是这里边还有人骑马而来,看那马匹的样子高大威武,比矮小的日本马不知要强上多少。

  “姜大人,两国现在也已经‘交’换过了国书,那么不知曾经答应过在下的那些教师是否可以启程了?”

  姜田心想你怎么比我还着急?现在因为新政的确有些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家伙在上下闹腾,可是如果朝廷强行的将他们发配日本,估计这名声可就不好听了。姜田原本是打算雇佣几个枪手,打着复兴名教的旗号去日本转一圈,然后回来大肆宣扬那里民风淳朴服务周到并且心向理学。鼓动一些不得志的家伙去碰碰运气,现在看来这日本人的好学‘精’神比自己想的还要强烈。

  “教师的事情好说,我自有安排,倒是藤原大人清早来访,定不会是为了朝我要人吧?”

  藤原抿着嘴微微一笑:“想必姜大人也发觉了,有些事情不能和我的随从们说明,我国天皇陛下已经着下官前来商讨铸币的事宜,这两成的火耗自然是可以的,就是不知道多长时间能铸造出来。”

  姜田也笑了:“只要你们的银子运过来,我可以优先给您们先铸造。”

  其实明末的中国并不缺白银,欧洲的贵金属大量流往亚洲,保守估计此时的民间储藏的白银以万吨计,这除了导致通货膨胀之外,银子却一点都没有流通起来。明朝就是坐在银山上却被饿死了。张韬的货币改革就隐含着促进民间存银向国库集中的意思,用‘精’美的货币换取民间的白银储备,最终为发行信用体系下的货币做好准备,而姜田这么大费周章的套取日本白银,也是出于金融控制的目的,一国的货币若是都需要别国制造,那么其危险度不言而喻,现在只是制作银币,日本人还无法发现其中的猫腻,等中国的信用货币也就是纸币出现之后,跟中国经贸往来频繁的日本必然也会采取相应的变革,到时候一个没有多少储备的纸币还不如白纸值钱,而日本人为了使用方便就会直接使用中国纸币,那么接下来就不用多说了!

  听到姜田的保证藤原很满意,毕竟天皇要摆脱财政危机,就要靠中原给他输血:“我相信大人的承诺,只是这银矿大多在德川家的手中,有些事情还要从长计议。”【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