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庙宇算不上百年古庙,然从当年小日本进村至今日,也将近百年。
在这近百年风雨中,庙宇安然,大树茁壮,它们仿佛成了彼此的依靠。
据说,许多年前曾有一日,云海翻涌,乌云盖顶几乎要黑苍穹,狂风大作几乎要拔高山,天雷滚滚几乎要碎巨石,就在村民大呼天象异常闭门不出之时,数道闪电在同一时辰打入古木林中,巨响炸耳,白光刺目。
村民们惊恐不已,生怕庙宇受损。
然而,等天晴之后,村民们再去庙里探看,才发现庙宇安然无恙,但它周围的古树几乎全都受到了天雷破坏,断了好几根大腿粗的侧枝。
见此情景,村民们不由得感叹,这庙怕是早就料到会有这一日,所以才自己挑选了这么个好地方啊。
要是没有这些古木遮挡,说不定遭殃的就是庙宇了。
虽然以上内容可能有夸大其词的存在,也有可能有被人故意抹上神话色彩的嫌疑,但可以知道的是,这三件事情是真实存在的。现在村里老一点的人如谭老太之类的人都是有印象的。
只能说,世界很大,自然很奇妙,人类其实真的很渺小。
走入庙宇,一股淡淡的烟香味袅娜在空气之中。
难道,已经有人先到了?
比他们还早?
一行人抬头看去,正好看到陈小芳正在对着神台鞠躬。
“小芳,你怎么这么早啊。”谭大傻故意大声的叫道。
“是啊,小芳,你可真早啊,你看看我们这些人,骑车的,都没你走路的早。”村长也笑道。
“青山就住老村,都没你早呢。”谭老太补了一刀。
刘青山的脸色有些难看。这分明是在暗戳戳的嘲笑他嘛。
是,他刚刚确实是说过陈小芳没来给山神供茶之类的话。可是,你们这些人也不能这样暗戳戳的打我的脸嘛。
以后,不是朋友了!
小芳看着村长等人,笑道:“就是因为我是走路的,所以才要早点嘛,不然的话,今天过节,时间都不够用。”
村长道:“小芳啊,你啊,就应该买辆摩托车骑,老是走路,不方便。”
“对对对。”谭老太眼睛微微闪光,连忙接话道,“你要是没钱,就让青山借给你,他有钱。”
这话说得村长跟谭大傻都乐了,连忙附和:“没错没错,青山有钱,让青山借钱给你买辆摩托车,等你什么时候有钱了再还。”
“不还也没关系,反正青山也不缺那几个钱,是不是青山?”谭老太坏笑道。
刘青山充耳不闻。
钱?什么钱?
没有!
陈小芳瞟了一眼刘青山,笑一声:“还是算了吧,像我这种对山神不够敬重的人,怎么好意思开口问人借钱嘛,我呀,还是老老实实干活,等自己有钱了,再想买车的事情。”
切,好像谁求着你借钱似的。
刘青山无视陈小芳的存在,拿着自己的东西走进去,就开始拜神。
陈小芳收拾了自己的东西,跟村长等人道别之后也走了。
见两个年轻人一句话没说,老家伙们都有些明白了。
年轻人的脾性都这么古怪,特别是年龄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都爱斗气。
估计刘青山是气他们一开始只夸陈小芳,没夸他呢。
而小芳呢,估计是气刘青山说她不敬重山神呢。
嗨,这些年轻人,可真好玩,心思也真够单纯,说气就气,一点儿也不知道做表面功夫。
真希望,等他们四五十岁之后,还能这样单纯,这样斗气,而不是学来其他中年人的本事,人前人后两张面孔。
拜神很简单,并没有特别复杂的程序。
先点燃竹立香,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在各个地方之中。
其中,专用于供奉山神神兽的神台中放置有一口精美绝伦的古典香坛,这口香坛虽然不是很大,约莫只比电饭煲大一些,但是造型精美,且古香古色。这个地方要插九根竹立香。
天井中间有一口天地坛,是用于供奉天地的,以石头凿就,模样粗糙,但要比神台上的香坛大许多。这个地方插三根竹立香。
面对门口,右侧是灶王爷的香坛,左侧是刻有当年建造这座庙宇的先人们名字的石碑。石碑前边没用香坛,但在石头地板上,还是稀稀拉拉的插了不少的竹立香。
这两个地方,分别插三根竹立香。
大门门槛左右两端各有一个拳头大小的石头香坛,这两香坛供左右门神使用,一般插三根竹立香。
出了门口,正对着的位置,还有一个巨大的石头香坛。这石头香坛比天井中的石头香坛还要大一些,是用于供奉周围的古木的。一般都是,插好庙里头的香坛之后,手里还剩下多少竹立香,就全部都插在这里,多少都没关系。
插好竹立香,再把祭品摆放在神台上,以及天井中的香坛前边的空地上。
此两处除了要摆放祭品,还要分别放置三个小小的红色塑料茶杯,并往茶杯里倒入早上煮好的茶水,就算是给神明敬茶了。
忙完这些之后,稍等片刻,等神明享用过祭品了,再把祭品收回去。
回到家里时,老妈已经做好了大半粘米糍。
粘米糍的做法跟大肚粑的做法差不多一样,都是捏面团,放馅料,上笼蒸。不过,粘米糍不用放栀子,也不用垫柚子叶。
因为粘米糍的原料是粘米,也就是人们平时煮饭吃的米。这种米碾出来的面团蒸熟之后吃起来非但不腻味,而且还清脆爽口,所以自然也就不必用到栀子跟柚子叶了。
虽然大肚粑跟粘米糍的馅料差不多,做法也相近,但是,两种美味却各有各的有点。
大肚粑软糯香甜,粘米糍脆口清香。
虽然看着洁白美丽的粘米糍已经上锅蒸好了一笼,不过,刘青山还不能吃。
他还得把家里的祖宗们也祭拜了,才能吃东西。
祭拜家中祖宗的程序跟祭拜庙里神明的程序一样,都是插竹立香摆祭品。
家里的香坛位置跟庙里的也差不多,供奉祖先的神台在堂屋最里面的一面墙的中间位置。
堂屋门口左侧门框上有个手腕大小的竹筒挂在齐人高的位置。堂屋门口正对着的走廊外侧边缘上也有一个小竹筒被水泥掩埋了大半身子。还有厨房的找台上,大门口的左侧门框上,都有这种用于插竹立香的竹筒子。
家里祭拜祖先的工具没有庙里的讲究,因为家里的东西常用,更换频率比较高,也实在没必要花费金钱在上面。所以,常见的插香工具除了这种不要钱的竹筒子,还会有一些用剩下的水管,或者塑料瓶之类的东西。【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