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苟个富贵盈门 > 第一一七章 兹事体大
  因为裴耀卿着急将徐义的设想在船厂实现,在运河上的航行就快了几分。

  “裴公,为何不见太多的船只?”

  “我等奉皇命公干,沿途船只停靠回避,自然不见船只。”

  “裴公,平时的漕运也是如此吗?”

  “不,漕运运时长,不可能回避沿途船只。”

  “既然如此,我等要计算漕运南粮北运的时间,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河段迅捷运送,撇开往来船只,只怕得不到切实的勘验。”

  从东都一路航行,徐义注意到整个运河并不是统一的宽窄,水深也不会是一致的。

  他一直在计算着航行的速度和时间,若这只是钦差的待遇······前面所做的全白费了。

  徐义是希望完全按照漕运船只的航线和航行日程走一遍,不管是停靠、转运还是说其他,都完全依照漕运的方式。

  唯有这样才能有切实的数据以供参考。

  裴耀卿不是古板的官员,领命江淮转运使,自然能明白徐义话中意思:“等回程吧,回程时遵漕运航程。”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一直到扬州,裴耀卿才下令船队停靠。扬州有大盛最大的船厂。

  也让徐义有机会领略大盛朝这最为繁荣的扬州城。

  扬州是大盛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对外交流的门户。此时的扬州,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出现了大量的工场和手工作坊。不仅在江淮之间“富甲天下”,而且是东南第一大都会,时有“扬一益二”之称。

  熙攘的街市,往来的人群,间或出现的西方人种,就是徐义也觉得新鲜,也有心在扬州城里闲逛。

  “那是大秦人······诺,就那个黄头发的;新罗和扶桑倒是跟我大盛没啥区分;那类的是大食人······”

  裴耀卿不停的跟徐义介绍着,充当着一个师长的角色:“义哥儿将风帆事宜跟船厂讲明,倒是可以在扬州转转。”

  徐义心里很想,却也不敢真的不务正业。

  一直在船厂混了五六天,直到把各个部位的风帆如何作用,被那些固执的船厂工匠似懂非懂后,徐义才有机会脱身,也才有机会到扬州城里逛荡。

  从扬州港口开始,徐义打着钦差的旗号,耀武扬威的随意查看着往来的货物。

  出港的是丝绸、茶叶为主,进口的香料、玻璃、珠宝玉石······

  徐义原本不是玩商贸的,有那千年的见识,就这么随便看看,发现自己若是一心从商,想要做成大盛第一豪商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徐义的这一干人,唯一的女子就是莺娘,莺娘对采买兴致不大,倒是都随着徐义这样乱逛。

  “听说了吗?朝廷遣重臣来扬州,志在畅通江淮至长安的航道······”

  “扯吧!能畅通屁的航道。难不成圣人要开挖运河?黄河、淮河、长江,三水贯通,地势有限,水流的定数,如何畅通?”

  “刘麻子这话说对了。海船难入江,江船北上,水浅船沉,快不了,任谁也难以解决呀。”

  “此言差矣。裴相到扬州即入船厂,说不定朝廷有了解决江船河船的问题呢?我听说东都新营建渡口,有什么龙门吊,在渡口的作用堪比驿递快马。若真是这样,朝廷在运河水浅之地营建航运驿站,有龙门吊,未尝不可畅通航道······”

  徐义本来就准备进这茶楼歇脚,进门就听见有人在议论,还是跟他这次南下扬州之事相关,就操心听了。

  徐义一干人进来,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唯有小二招呼,人们都在听着那几人闲侃。

  “胡老三,航运如何与驿站相比?一艘江船携带之货物,岂是马车运货可比的?什么龙门吊,尽胡说了。”

  徐清好像有点不服,徐义制止了。

  “我表兄言辞确凿。东都的滩涂渡口运货量堪比旧渡口六七倍。若是朝廷在如今的各州府渡口营建龙门吊,完全可以解决转运缓慢的弊端,从而改进航运水平节段不一的问题。”

  “胡老三,想多了。渡口并非何处都可以营建的,吃水、船坞、陆路运输是否畅通等等,都需要考虑。而渡口的苦力再多,也无法在拥挤的渡口挤进去太多的人,货物转运的弊端无法解决,就无法加快转运货物。”

  “胡老三,还是踏实一些吧,那都是朝廷该考虑的。这些年你尽操朝廷的心了,结果怎样?没人听你的,也没成什么事。咱是商贾,朝廷能给条路就不错了。若想做官,那你的考举,当然,认识高官显贵也可以。”

  一阵哄笑。

  徐义见那憋红脸的所谓胡老三,吧嗒几下嘴,好像被人戳着痛点了,脸有点红。

  滩涂渡口试运行也才刚刚开始,即便是混南北航道的商贾,也多数还没见识过。

  不过这个胡老三······倒是有些想法。

  徐义陪裴耀卿这一路南下,对于如何解决南粮北运的速度和效率问题,都做过交流的。

  徐义也知道了裴耀卿之所以带着他一起的原因。

  自扬州到东都,整个运河航道的沿途,虽然不至于想陆地上的驿站一般吧,可以停靠和转运的渡口着实是不少。

  徐义看过了,几乎所有的渡口都熙熙攘攘的,可见大盛航运的繁荣。同时,徐义也看到了,整个航运的中转渡口,都很乱。

  规划是一方面,关键是渡口货物转运全靠人力,导致船只即便是接近了渡口,限于渡口的范围和人力,不得不硬耗着等着船只进邬。

  根本就看不到效率。

  本来航运有携带货物多,运输快的优势,这些优势都被中转渡口的效率给拉低了。

  更不用说江船入运河以后,跟蜗牛一般的速度,不仅仅是自身速度起不来,更是让运河航道拥堵,导致整个航道都被堵上了。

  裴耀卿是下过功夫的,已经有了关于分级转运的腹案,更是准备制定江船不入河,河船不进江的法令。

  徐义则侧重于改造渡口的问题······

  徐义没有掺和,就听着人家讨论了。

  原来这胡老三也是个商贾,还是个南货北运的商贾。这些年的航运经历,让他看到了不少的航运弊端,曾经莽撞的向沿途州府建议改善渡口秩序,结果一次次被拒绝,甚至有点州府厌烦,以至于不让他的船只入港······

  徐义能理解,不仅仅是理解这胡老三,更理解沿途州府的行为。

  基本原则是,越混乱越容易出现可以操作的空档,规范秩序,本身就是断人财路的行为。

  至于胡老三,倒是有点头脑,也是因为他本身就是商贾,倾向于从效率上考虑问题······

  在这茶楼里混了半晌,徐义倒是看到了扬州跟东都的不同,也看到了南货北运的旺盛。

  若是不能经营整个运河的渡口······想的太大了,这不是一点两点的利益,吃不下呀。

  可是这富可敌国的利益放在眼前,还是即将由自己主导,徐义实在是不舍得丢弃了。

  这个胡老三······

  “查一下这个胡老三,借朝廷的名义。”

  徐义在回官驿时,吩咐了一声徐清。

  裴耀卿到底年纪大了,连续几日在船厂待着,实在扛不住了。

  徐义一干人逛街,他老老实实的在官驿歇息。徐义一回来就见着他了。

  “裴公,小子多日思谋,对裴公所讲的转搬漕运法甚为赞同,也认为江船不入河,河船不下江可以极大的提高运河的船只拥堵和航运速度。”

  “小子在想,裴公之所以带小子进转运使衙门,想来是让小子在江河船只交替之处,规划江船河船转运的渡口,营建龙门吊事宜吧?”

  有些事徐义心里大体有个想法,见裴耀卿歇息的过来劲了,就想着从裴耀卿这探探口风。

  “确实如此。江船不入河,河船不下江是老夫奏请圣人恩准的,启用转搬法,加上义哥儿所献风帆之术,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南粮北运的困境。”

  “老夫拽上你小子这一趟,算是不负皇命。只要风帆之船只试验成功,就意味着这一趟功成了。”

  裴耀卿很庆幸自己把徐义拉进来,否则他的转搬法,包括江船和河船的限令,也只是姑且之法,不能在南粮北运上切实建功。

  现在就等着船厂将风帆船营建成功后,入河验证。从徐义在航程中小舢板试验的情况看,裴耀卿满怀信心。

  “义哥儿,老夫不敢僭越,为义哥儿向圣人讨个工部郎中,老夫还是敢打包票的。”

  裴耀卿还以为徐义时候谈起这事,是年轻人心急。其实徐义所想的,真不是什么官位和职务。

  “小子晓得裴公之义。裴公,小子有一事想问:运河航道自杭州始,至涿州终。途径苏州、润州、扬州、楚州,乃为江道。”

  “河道有宿州、宋州、汴州以及东都往北的卫州、魏州、贝州、沧州一直到涿州。大的渡口十七八,小渡口无数。一条大运河沟通南北,连接了国朝河北道、河南道、京畿道、江南道乃至岭南道。”

  “小子想问裴公,若在所有渡口营建龙门吊,龙门吊的使用和养护工匠,朝廷可准备如同驿站一般遣驿兵管辖?龙门吊不似驿站,需要养护的耗费不菲。”

  “另外,小子想问裴公,整个航道的所有渡口,在营建龙门吊以后,培训使用龙门吊的苦力,朝廷可准备一并纳入朝廷吏员管理?”

  “营建新式渡口后,朝廷是准备民间和朝廷公用?还是仅限于南粮北运?又如何监管整个航道的贪渎?可是需要设立专门的衙门运营?”

  “如果设立新的衙门,如此绵长的航道,又有多少吏员苦力需要朝廷供养?我等此番南行,裴公苦思冥想的转搬法,以及营建龙门,改善渡口为朝廷节省的钱粮,能否补足新设衙门的耗费?”

  徐义所说的有些夸大了,却也不是危言耸听,确实也是即将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早先的漕运,朝廷只管征粮,并遣漕运之军伍运送即可。

  一旦改为转搬法,沿航道需要营建粮仓无数,需要改建渡口无数,需要熟练使用龙门吊苦力无数,甚至更需要管理的官员无数。

  这势必要增加朝廷的度支了。

  裴耀卿居朝堂,自然知道如今朝廷的度支是何种境地,否则又怎样会允许节度使自主招兵养兵?

  若是自己将整个计划奏报圣人,裴耀卿对于能不能成,都没有一丝把握。

  “义哥儿,可是有什么计较?”

  裴耀卿被徐义这接连的问话搞的头懵,到底是老狐狸,瞬间就想明白了,转手推给了徐义。

  这正是徐义所期望的。

  “裴公,小子是想,若是有这么一个商社,统管运河航道所有的新式渡口,为朝廷转运免费,为商贾转运收费,营建和日常运营均由商社掌控。”

  “如此一来,在改善南粮北运的基础上,不增加朝廷支出,也同时为我大盛的货物往来畅通。不知可行否?”

  “甚至小子还想着,若是将朝廷的漕运直接委托此商社运行,朝廷可以全部丢手,或者视作一份子参与其中,轻松享受南粮北运的好处即可,不仅仅不缺粮食,甚至增加税入。”

  “世间懂节俭者,唯商贾也!不管是渡口还是船队,以及龙门吊的维护更换,在商贾手中发挥的作用,小子以为比朝廷直接管辖更有利。”

  世家大族,无论身居何种位置,从来都不是全身心为王朝而思谋的。这一点徐义从早先跟李炜和崔珪的合作中就体会到了,更不用说还有东都渡口的合作。

  裴耀卿,首先是裴家人,然后才是朝廷的宰相。

  就连李炜都如此,首先是他那一脉的话事人,然后才是朝廷的信安王,才是大盛的兵部尚书。

  徐义在茶楼听到那些议论后,就看到了改善航运后的庞大的利益。

  就这样献出去龙门吊和帆船的设计,仅仅增一个工部郎中的职衔,徐义真心有点觉得不划算。

  若是在整个运河航运中掺和进去,这将是可以传承的祖业······

  “义哥儿,兹事体大,让老夫想想。”

  裴耀卿可能在商务运营方面比不上徐义,却有朝堂的大局观,甚至想了很多徐义没有说透的意味······【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