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后,清廷果然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代表朝廷赴山东表彰嘉奖海外华人。
不过收到圣旨之后,袁世凯却是头大如斗。清廷的官员中,和华东政府接触最多,私交最好的官员,首推自然是李鸿章,而第二个就是袁世凯。因为海外华人入主山东时,袁世凯是当时的山东巡抚,是他和海外华人办理交接手续,后来袁世凯出任直隶总督,驻地就在天津,和华东政府的天津新区比邻,几乎天天都有接触,而袁世凯也刻意的和海外华人交结示好,因此双方一直相安无事,并且经常会面,算是建立了不错的私交。
但这一次的舆论风波,袁世凯是知道的,朝廷确实是做得不大地道,海外华人这回确实是给中华长了脸,而朝廷只到现在才想到嘉奖他们,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而且袁世凯清楚,如果是别的官员或许还会给朝廷一个台阶下,而海外华人本来对朝廷就不怎么恭敬,甚致有不少人公然出言不逊,现在自然是更不会买朝廷的帐了。那么朝廷派给自己的这个钦差,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由其是袁世凯得知是李鸿章像朝廷推荐的自己,甚至怀疑李鸿章是不是在给自己挖坑。不过袁世凯冷静下来一想,认为李鸿章应该不是这样的人,这样做肯定是另有缘故。于是袁世凯赶忙写了一封信,派心腹人连夜骑快马送到北京给李鸿章,像他请教。
李鸿章的回信只有八个字“忍辱负重,从长计议”。老袁虽然读书不多,但头脑绝对好使,立刻就茅塞顿开了。因为朝廷必须要有一个和海外华人有私交,能够说得上话的人,虽然现在有李鸿章在,但李鸿章毕竟已经是80岁的人了,还能再支撑几天,而等李鸿章之后,能够用得的就只有袁世凯了。李鸿章向朝廷推荐袁世凯,其实就是告诉朝廷,除了他之外,只有袁世凯是能和海外华人说得上话,同时也是让袁世凯多和海外华人沟通,以后袁世凯就凭这个关系,可以在朝廷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也就是从长计议的意思。
而忍辱负重就更好理解了,无非就是叫袁世凯装孙子。其实李鸿章心里十分清楚,海外华人是肯定不会忠于清廷的,但李鸿章估计,至少在10年之内海外华人是不会和朝廷翻脸,除非是朝廷首先发难,因此这一次海外华人也不会真的就反了,他们这样闹腾,不过是要把自己打扮成中华的正统代表,争取民心,而闹到现在这一步,其实也差不多达到了目地。而袁世凯和海外华人有些交情,如果朝廷再放低身段,海外华人也就会顺梯下墙,多半不会为难袁世凯。
想通了这一层道理,袁世凯就立刻来了精神,赶忙和天津的李松晨联络,通告华东政府,自己出任钦差,要到青岛去嘉奖他们,同时又以个人名议,给秦铮发了一份电报,首先对华东政府的护侨行动大嘉赞扬一番,并且也说了几句朝廷不对,然后又说自已是受朝廷委派,身不由己,恳求海外华人不要为难自已,言辞十分谦卑。然后才从天津出发。
到达青岛之后,袁世凯也十分低调,处处谦恭,丝毫也没有摆钦差大臣的架子,而华东政府到也没有为难袁世凯,毕竟现在华东政府下一步的主要目标是日俄战争,因此还不想正式和清廷撕破脸,而且爪哇护侨所需要达到的效果也基本都实现了,正好可以借这个台阶下来。
不过这次清廷对穿越者的嘉奖也确实是出了血本,首先是正式给山东建藩,穿越者可以开府理事,委任省内的各级官员,这也就是正式承认了山东的割据地位,而夏博海、秦铮、肖建军、王云鹏、徐济超五人全部都被封为一等公爵。清廷入关立国260余年,除了王朝初立时设过三藩之外,外姓功臣被封为一等公爵的一共也只有4个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都算是为清廷尽心尽责,劳苦功高,并且位及人臣,但生前的爵位也只是一等伯爵,死后才追封一等候爵。因此确实可以算是特别的殊荣。
除此之外,清廷还封出了2个二等公爵,4个三等公爵;候爵16个,伯爵35个,仿佛爵位像不要钱一样批发着卖。另外还赏下了黄马挂166件,赐号骠勇巴图鲁67个,共计受封的超过了300人,其中还包括62名女穿越者或本土的女归化民,都是被封为诰命,这还是由于穿越者结婚的不多。而且还赏给受封的每个人不少礼物,另外还额外赏给华东政府100万两白银,还有光绪、慈禧亲笔赐字6幅。
虽然封出去的都是虚街,而且清廷也不打算支付奉禄,但毕竟是有正式的委任诏书,不要说是在清朝,历代都没有这样大封爵位的事情。
当然袁世凯也不敢让穿越者跪迎圣旨,连当众宣读的程序都免了,直接把圣旨及所有委任书交给秦铮了事,而受封的穿越者也没有上折谢恩,就这样对付过去。
而袁世凯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自己可以回去有交待了,而且自己毕竟是完成朝廷的任务,应该算是立了一功。另外也坐实了自己能和海外华人交流的地位,以后肯定是前途广阔,但也多亏了李鸿章,看来姜还是老的辣,自己还是要对李鸿章尊敬一样。
应该说清廷的这一手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这一批不计成本的嘉奖,也让舆论消停了不少,尽管还有人指责清廷的封赏太慢,而且全是虚职,但声势巳经小得多了,而还有一些清廷的死忠,或者对清廷还有一定感情的人甚致同情起清廷,海外华人这也太不讲理了,就算是立了天大的功劳,但逼得朝廷一下子发出了60多个爵位,还让山东正式建藩,这不是要造反吗?因此指责海外华人的声音又渐渐有了抬头之势。不过这样撕逼毕竟是进入了尾声,再也不能造成大影响。
这一次再次显示了李鸿章的作用,而且由于荣禄己死,因此清廷也对军机处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庆亲王奕劻仍然担任军机领班,而李鸿章升到第二位,满军机中,又增补世续进入军机,汉军机则调整较大,免除了王文韶、赵舒翘两人的军机大臣之职,而补鹿传霖、瞿鸿禨两人进入军机,这样仍然保持4满4汉的平衡局面。
荣禄的死使满军机少了最有份量的一个,虽然补了一个世续进来,但无论是资历、能力、威信都远不如汉军机,尽管人数相同,但天秤却是倒向了汉军机的一边,因此必须对汉军机进行调整,李鸿章是首先不能动的,张之洞不仅是朝廷重臣,而且还有牵制李鸿章的作用,也不能动,只好拿下王文韶、赵舒翘,而补进鹿传霖、瞿鸿禨这两个资历较浅的人,免强还可以维持平衡。
可以说慈禧的这一番动作确实是用心良苦,而李鸿章也苦笑不语,反正这时张佩纶夫妇己经在盛宣怀的帮助下,在青岛正式投资了50万白银,成立一座纺织厂,算是绑上了海外华人,而在清廷这边,还有袁世凯,因此自己只要再熬过几年,一闭眼就不管事了。
淸廷算是免强挺过去了这一次,但爪哇护侨行动所影响的决不是只有清廷,对远东地区的各国也都纷纷评估这次事件所造成的后果,以及本国的行动。
首先是俄国认为华东政府的护侨行动对自己有利,因为在这次事件中,英国显然是站在荷兰一边,和华东政府对立,而从结果来看,是以荷兰让步结束,英国的干涉似手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而俄国却从中看到了机会,认为这正是分化华东政府、日本、英国这个反俄合作的大好时机。
于是俄国立刻向华东政府频频释放善意,通过青岛领事馆,向华东政府表示,在爪哇问题上,俄国支持华东政府的立场,可以帮助华东政府对抗英国,并且希望和华东政府、清廷重新谈判解决东北的撤军问题;还一再强调,俄国对中国的领土没有野心,只是需要解决一些撤军的细节,还有在东北的俄国商人安全利益问题,只要是解决了这些问题,俄国会立刻从东北撤军。
俄国的盘算是,只要谈判一开始,就可以分化华东政府和日本、英国的合作关系,而且就算华东政府、日本、英国的合作关系不破裂,但这一谈起来少则6、7个月,多则年余,这段时间內华东政府是不会参与日本的军事行动,这就给俄国赢得了足够的准备时间。
不过华东政府的回应是:爪哇问题己经圆满解决,华东政府和英国政府沒有矛盾,双方之间仍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一口回绝了俄国重新谈判的要求,坚持要求俄国尊守【东三省交割条约】的规定,无条件从中国东北地区撤军,绝不会重新和俄国展开谈判。但华东政府却要求和俄国进行旅顺的商业谈判。【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