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公主穿着马面裙,梳着少女发髻,粉团团的小女孩,眼睛灵动。她虽然只有六岁,但是常用的汉字基本都认识。
她并非张皇后的亲生女儿。虽然得张皇后宠爱养在跟前,但是宫里并非没有风言风语。她虽然年纪小,却很懂事。她的内心很敏感。谁是真心的对她好,哄她开心,她都感觉的到。
而张昭那日就是真的在哄她开心。
“噗嗤…”
永嘉公主飞速的扫完信,将张昭的书信递给正在小殿中等着不耐烦的朱厚照,“谢谢太子哥哥。”
朱厚照将书信往怀里一揣,带着刘瑾、谷大用等随从快步离开清宁宫。
清宁宫就是后来的慈庆宫。慈庆宫会逐步的演变成太子的住处。比如在位一个月的明光宗,崇祯皇帝他爹,万历皇帝的长子,就是长期生活在慈庆宫中。
清宁宫的位置在文渊阁(内阁)后面。
朱厚照出清宁宫后直奔乾清宫而去。他最近这大半年虽然还在为功课(经义)被弘治皇帝训斥,但是父子关系已经大为改善。张昭教他的很多东西,他在父皇面前说出来,基本每次都会得到称赞。所以,此时知悉保国公朱晖避战,他忍不住去找弘治皇帝面陈观点。
永嘉公主没管朱厚照,想着张昭的书信,娇嫩的小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
她对张昭的印象很好的。而刚才的书信中,张昭所展现出来的又是另外一个形象:自信,指点江山,意气飞扬,外加在太子哥哥面前告状!
这让她脑海中对张昭的印象更加立体了些。
…
…
韦州大捷的消息,在京城中持续的发酵,并向外扩散。弘治皇帝虽然说了要明告天下。但是邸报发行,并运送到各衙门都需要时间。
而京中各种圈子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西北战役到底怎么打的,因张昭的书信抵达,随即有断断续续的消息透漏出来。
成国公府在入夜时分略显寂静,朱辅在书房中看书。
寂静,一方面是朱辅推掉各种应酬和府中的活动所导致的。比如什么亲家过寿,世交来问他母亲病情,节日,回请等等。偌大一个成国府以及其关系网,基本隔几天就能有一场酒宴或者唱戏的活动。他都停掉了。
另一方面,这代表着一种风向。京中都知道成国公府和张昭不对付。起因在其嫡次子朱凤身上。虽然成国公府消停了,不再和张昭牵扯,但立场没法变。
当此之时,张昭的声势如日中天。当然,张昭怎么能和成国公府比?但该低调还得低调。
“唉…”
朱辅将手里的论语丢在书桌上,轻轻的叹口气。
自威宁伯去世后,当朝已无名将。天子先后选用平江伯陈锐、保国公朱晖担任大军主帅抵御北虏,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没想到张昭突然冒出头来。
毫无疑问,待张昭封侯后,这将是日后统帅大军的必然人选。
面对这样的人物,成国公府有压力啊!
驸马都尉崔元早就转向,和张昭交好。
而保国公朱晖,此次回京必定会被闲置!听说太子拿着张昭的书信到乾清宫中告状:保国公避战。保国公的麻烦大的很。这小子真是睚眦必报。
…
…
成国公朱辅能收到消息,英国公张懋作为国朝第一勋贵,当然早就收到消息。
晚间时分,张懋将三个儿子都叫到他的内书房中。长子张锐,次子张铮(虚构),幼子张铭。
更小一辈的孙儿们就没被叫来。
书房中陈设雅致,灯火通明。张懋时年六十岁,坐在塌椅中,神情放松,看着三个儿子,捻须道:“都听说了吧?张昭的密信已经抵达京中。和报捷文书前后差两天。”
长子张锐身体不行,显得文弱,代表兄弟们开口,“父亲找我们来是为保国公之事?”
“嗯。朱晖这次肯定载了。张昭立下如此大功,和其对比鲜明,而且张昭还写信来告状,不仅仅是给东宫太子,还有给萧敬,其实就是给天子的信。
朱晖脑子昏头,不仅仅是在七月份进入三边战场时派张昭为大军前锋,还让张昭驻守韦州城,孤悬在大军百里之外。并且控制其给养。这事天子能忍?”
“父亲的意思是…”
“我准备选派族中子弟准备进入新军卫中效力。你们兄弟三个是不成的。把仑儿送去。上次张昭成亲,铭儿代表府里去祝贺,这份关系你继续维持住。”
张锐脸上为难的道:“父亲,仑儿将来要继承爵位的…”
“真要是危险的大战,到时候将他撤出来就是。就这么定了。”
张锐兄弟三人站起来,齐齐应声道:“是,父亲。”
张昭取得韦州大捷的影响,不仅仅是他封爵,名传天下,为新军卫争取更好的待遇,不仅仅是他即将成为新的统兵大将。
他还借此机会,将把头号敌人保国公朱晖给斗下去。其实,他不动手,言官们也会弹劾。保国公朱晖终弘治一朝被闲置。张昭是加速这一过程,并令其无法像历史中,在正德还复出。
至此,此人就会退出明朝中枢的舞台。
而张昭的崛起之势,令英国公,大明朝的第一勋贵都想搭上他的顺风车。
如果张昭接下来不乱折腾的话,他的前途会是何其的光明!十八岁的伯爵,燧发枪兵的排枪击毙战术可以吊打四周诸国。未来绝对会是军功煊赫。
但是,张昭又怎么会不折腾,仅仅满足于此呢?戚少保当年练出戚家军照样可以横扫四周诸国,但大明朝最终如何?
…
…
报捷文书和张昭的书信,在京中引起汹涌的浪潮,继而扩散。
随后,弘治皇帝令内阁、兵部行文,要求保国公朱晖、苗逵、史琳上奏章,详细的说明此次西北大战的情况,包括物资、百姓的损失,缴获,有功人员、阵亡将士名单等事务。
同时,令新军卫、宁夏镇、固原镇等收到损失的卫所募兵于延绥、宁夏、甘、凉等地,确保战斗力,防御小王子、火筛继续由河套入寇。
同时,严令大同巡抚刘宇、总兵卢元震加强大同镇各地防御。以免北虏在河套受挫后,再掠大同。
朝廷文书、诏令都随着信使发出。
而西北大地上,韦州大捷的消息正在持续的传播。【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