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叫天府鱼庄的店挺显眼,门脸很大,门前灯光通明。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里面有不少食客。
阳光城是一座只有几十年历史的新城,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持续不断的涌入这座城市,直到今天还是这样。
各地的民风习俗,也汇集在这座充满魅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比如说大鼓和相声,属于北方传统曲艺,在南方并不是很流行,
但在阳光城却十分兴盛,概因这座城市,有大量的北方人。
他们也带来了自己的家乡味道。
全国各大菜系,东南西北的名菜小吃,都能在这座城市里找到,这是阳光城独一无二的魅力。
号称不出城就可以吃遍全国,每天一味,可以一年都不重复。
阳光、沙滩、美食和影视、明星,是这座头号旅游城市的名片,每年吸引上亿人次的国内外游客。
天府鱼庄就是一家原滋原味的巴蜀店,在城中小有名气。
两人走进店内,报上杨永亮的名字,被服务生引进一间包厢。
杨永亮已经等在那里。
人家也不客套,上来第一句就问“能吃辣吗”
魏良富是北方人,而且他口味重,日常吃饭就无辣不欢,点头欢快的答应一声“能。”
熊大维不嗜辣,不过也能吃,回道“没问题。”
“那行,”杨永亮爽快的一笑,道“服务员,上原味的。”
都是开车来的,也没叫酒,三个人互相客套的几句,红彤彤的一锅鱼很快就端了上来。
表面飘着厚厚的一层红油,看着就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再配上几道开胃小菜,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杨永亮拿起筷子,道“先吃,这家用的是当天捕的新鲜海鱼,鲜味十足。”
阳光城滨海,世界几大渔场之一的南海渔场就在跟前,各种海鲜自然应有尽有,价钱还便宜。
熊大维和魏良富是真饿了,站台上站一个小时不停说,是很费体力的。
晚餐那点东西早就消化干净。
两人也不是喜欢端架子客套的人,一顿饭吃的是大汗淋漓,尤其是魏良富,一个劲叫爽,辣的他呼呼的叫唤。
到了八分饱,杨永亮倒上茶,慢慢的道“我的来意,你们也能猜到,就是想请你们,参加我们电台的节目。”
熊大维看看魏良富,问道“有什么要求吗实话说,我们两个都是半路出家,
不怕你笑话,是真没钱了,为了生计来说相声的,以前都不是干这个的,只怕自己才疏学浅。”
熊大维将他和魏良富的经历简略一说,什么也不隐瞒,包括他们俩前后脚挑了人家导演的片场,暴揍了导演一顿。
杨永亮听完,忍不住大笑,对二人真是刮目相看,现在像他们两人这样的二愣子,真不多了。
“你们二位还真是性情中人,魏老弟你也是,够耿直,眼里不揉沙子。实话说,和你们这样性格的人打交道,爽快踏实。”
杨永亮很会和人打交道,净捡好话说,把两个人都夸了一遍,道“我也直说,你们比大部分专业出身都说得好,我先给你们介绍下我们的情况。
我那,只是综艺二部的一个小编辑,我们城市交通电台的一部,是做新闻,我们二部呐,就是做综艺的。
今晚看到你们的相声,我才有了邀请你们的念头,至于能不能行,我也不敢跟你们二位保证,因为还要先过我们二部部长那一关。
但是我很想认识你们二位,我做了这么多年节目,听了不少相声,也认识不少说相声的,像你们二位说的这么好,性格这么直率的,还真的不多。
我感觉你们二位以后肯定会飞黄腾达,先结个善缘吧。“
熊大维听的一笑,端着茶杯,道“借你吉言,你有心了,我们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杨永亮也是一乐,举起茶杯和两人一碰,道“明天我就给我们部长说去,你们留个电话,一有消息我就通知你们。”
这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互相留下联系方式后告别。
回到公寓之后,魏良富还很兴奋,他那一帮一起长大的发小,都是曲艺圈子的,大都苦哈哈的混茶楼剧场。
没想到他马上就要成为第一个上电台了。
一天之后,熊大维果然接到电话,电话里杨永亮还是和上次一样热情,邀请他们当天就去电台录节目。
这两天两人也正好休息,他们俩也不是机器,不可能连续一周不停的干,趁着不是周末,先休息两天。
不过这个休假计划也泡汤的,熊大维和魏良富可没有怨言,相反还挺激动。
这可是上电台
虽然从电视机普及之后,电台不复四五十年代,统治老百姓闲暇时光的黄金时代,
但依然是主流媒体之一。
老百姓每天都有一部分时间,花在听广播上。
一直到网络时代,电台才彻底没落。
城市交通电台,是阳光城本地广播电台,
它的信号覆盖范围,只有阳光城和周边地区。
和那些全国性广播电台没法比,好在阳光城本地,有大批忠实听众,在本地电台中排名前三,实力不俗。
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收听率碾压同行,
路上开车司机们的都会收听,因为城市交通电台会实时报道路况信息。
公司位于城中的广播路,建台有三十多年历史,拥有一栋独立的办公大楼。
楼顶竖立着高高的信号发射天线,倒是挺好找的,离的远远的就看到了。
两人在门卫处报上名,杨永亮亲自下来,将两人领了进去,先带着两个人在电台里面逛了一圈。
给他们介绍下不同部门的工作,最后才把两人带到二楼的录音室。
录音室外间有不少人,还有人带着乐器,都在耐心的等待着。
杨永亮解释道“你们先录,录完了我们再剪辑,然后放到这两天的节目中播出。台本带了吗”
“带了,”魏良富把打印好的本子递给他。
杨永亮粗略的一翻,笑着道“行,我拿着去给我们部长看看,等我安排好了就叫你们。”
房间里就只剩下几个同样干等着的人,互相看了看,也没人说话,还有点相互防备的意思。
毕竟,录了不等于能播出,用谁不用谁,最后还是电台决定的。
有人被电台的工作人员带进去,短则十分钟,长则半个小时就出来了。
最后就只剩他们两个了。
两人足足等了一个小时,杨永亮才回来,他连说了几声抱歉,递给两人一份合同,允许电台在节目中播放他们的相声,每段相声给二十块钱。
钱很少,不过也没人在乎这点。
谁也不是冲着钱来的,电台也是意思一下,不能说找人来白干。
签了字后杨永亮把合同收起来,解释着道“因为你们录的时间长,我就把你们安排到最后,剩下的时间,都是留给你们的,我们慢慢来。”
径自带着两人推门,走进了录音间。
房间并不大,地上铺着地毯,墙壁上贴着吸音材料,跟前两个半人多高的话筒。
一扇厚厚的玻璃窗隔开另一面的控制室,那里坐着好几个人。
跟前有正在录音和录音结束字样的指示灯。
杨永亮搬把椅子,坐在两人身后,还向熊大维他们挑挑拇指鼓励下。
熊大维和魏良富低声商量了下,排出个先后顺序,然后向对面的录音师比了个手势。
正在录音的红灯亮起。
相同的段子,两个人已经说了几十次,换了个没有观众的地方,尽管有点不习惯,但是不妨碍发挥。
熊大维和魏良富说的都是精简过的,电台不会给他们三十分钟说完一段相声,也没有和观众的互动,
一般要求就是十到十五分钟一段。
精简之后的结果就是笑点密集。
玻璃窗后,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刚开始还皱着眉头,望着录音间的两人。
很快也忍不住,和其他人一样笑出了声。
到魏良富说了“你来晚了,把他推下去那人已经替他了”,更是拍着腿哈哈大笑,录音室的气氛都变得快活起来。
第一段录完,录音室内忽然挤进了更多的人,也不知道是谁把同事叫来的。
稍微休息几分钟,正在状态的两个人,马上又开始第二段录音。
到了魏良富声情并茂的说“转身出来站在洗手间门口儿,我觉得我的心情好多了,有打对过儿洗手间出来一个男的”
外面观众的笑声,高到录音室都挡不住了。
等熊大维他们把五段录完之后,录音室外面已经挤的满满的都是人。
看他们结束录音,所有人直接鼓掌。
“说的好。”
“好久没见过说的这么好的了”
“他们是哪找来的”
“听杨永亮说是春和堂的。”
“春和堂没听说过。”
“有空去看看。”
“让杨永亮请客。”
“”
熊大维和魏良富,向玻璃窗另一边的观众们鞠躬致意,领着自己只有一百块的报酬,离开了电视台。
杨永亮又把他们送到门口,并向熊大维保证,会尽快在电台播出。
他回到大楼,敲开了部长的门,部长就是刚才坐在录音室的老人。
他身边的录音带正放着刚刚录下来的相声。
主编摇着扇子,道“你让他们加个班,今天就把内容做好,明天一早就播。”
等杨永亮出去之后,主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号之后,说道“你那节目不是说缺人吗我知道我知道,你要最好的,我今天找到俩好苗子,行,我再观察观察”【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